爱你文学 > 大国实业 > 第一四八一章 大明星来了

第一四八一章 大明星来了


  一路上引来路人纷纷回头看。

李漱玉的同学看见了,惊讶地说:“哇哦,那不是我们的明星人物李大小姐么。竟然坐这么破的自行车出行。真是朴素。”

另外一个冷笑:“呵呵,你好天真。人家是劳斯莱斯,大奔都坐腻了,没坐过这个,尝尝鲜而已,你竟然当真。”

韩伟俊一看董庆军把李漱玉拉来了,把他拉到一边:“你这不是胡闹吗?把李漱玉弄来干嘛?”

董庆军说:“我请她来帮我们看看电车的问题。”

韩伟俊又问李漱玉:“你不用上课吗?”

李漱玉笑了笑:“不用。”

其实是她不想去。她没军训就直接去上课,跟同学们的关系都比较疏远。

爆红也让很多同学嫉妒。

这一行,本来就是相互拉踩。

所以她每次进去,都有人有意无意朝她翻白眼,阴阳怪气地说话。

反正那些课,上了跟没上没什么大区别。

她都是到图书馆去看自己感兴趣的各种专业书。

汽车厂研发组的年轻人们都很兴奋:老板的女儿,而且是个大美女,大明星来看他们研发诶!!

这简直就是千年难遇的好事。

大家都在争着上去展示给李漱玉看,好让李漱玉注意到自己。

杜新伟抢先跳了上去,先慢慢绕着开了一圈。

过减速带的时候,后轮还在减速带上,车子像是受惊了一样猛然一翘屁股,等开出去几米,才又落回来。

李漱玉本来跟自己说不能笑,不然他们肯定会难堪,结果现在还是忍不住笑出声。

大家都暗暗捂眼睛,韩伟俊更加尴尬:真是丢人丢到晚辈面前去了。

只有董庆军神态自若。

杜新伟看李漱玉在笑,有点心慌,一踩油门,速度就突然快了。

第二次过减速带的时候比前一次快得多,完全没反应,开出去十几米,才像是人耸肩膀一样,整个抬了起来,伸出四个轮子,怪模怪样跑了几步,又猛然落回去。

李漱玉再也忍不住,蹲下来大笑。

杜新伟有些委屈,开回来,停在大家面前。

李漱玉好不容易忍住笑,站起来抹着眼泪说:“挺好的,挺好的。就是反射弧长了一点。”

董庆军掰着手指:“我们检测了电子元件的灵敏度,气囊的充气速度,阀门的灵敏度,减振器都没有问题。”

李漱玉问:“减震器是用来干什么的。”

董庆军说:“主要作用是车辆驶过颠簸路面时尽快使车体平静下来,并且确保车轮始终接触地面。减震又分为硬减震和软减震。”

李漱玉:“什么是硬减震,什么是软减震。”

董庆军:“减震硬和软很难直接形容,非要说的话就是迅速减震和缓慢的减震。硬减振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和动态稳定性,却让乘客感觉比较突兀,不舒服。相反的,软减振让驾乘更舒适,但是驾驶的时候安全性差,转弯容易飘,路面坑洼或者过减速带的时候不稳。因为处于研发阶段,所以为了保证安全,我们现在都是采用硬减震。”

李漱玉似懂非懂的缓缓点头:“我不太明白,一定要这么非黑即白的区分吗。为什么不能软硬转化呢。比如弯道和路况不好的时候用硬减震,其他时候用软减震。”

董庆军和韩伟俊交换了个惊讶的眼神,然后两个人就凑到一起开始讨论了。

“软硬转化,可能吗?”

“可能的。采用可变阻尼的减振器,就可以实现悬架软硬的变化。”

“那就试一下。总比现在这样怪里怪气的好。”

董庆军兴奋地立刻就要去动手改进,转身看见李漱玉才想起来她还在这里,摸了一下她的头,用哄孙大成的口气说:“谢谢你。乖,我叫人送你回去。”

然后他就跟着韩伟俊跑了。

李漱玉呆愣地站在那里。

杜新伟过来,扭扭捏捏地说:“李小姐,我们厂长叫我送你回去。”

李漱玉回过神,眨了眨眼说:“不用了。我自己慢慢走回去。”

杜新伟想坚持,可惜没能再鼓起勇气。

听说李漱玉很有个性,等下把她惹恼了,自己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李漱玉低着头慢悠悠从试车场走了出来。

小黑不知道从哪里跑来,摇着尾巴跟着她。

自从黑条离开后,就换成了小黑跟着李漱玉,好像在代替黑条保护李漱玉一样。

在没有人的时候,李漱玉都是叫它“黑条”。

“你来了。”李漱玉摸了摸它的头,沿着原来那条矿区主路往办公园区走。

路两边的法国梧桐树,还是之前建矿的时候种下的。现在已经长到两人合抱那么粗,夏天绿荫如盖,这会儿掉光了叶子,别有一番萧索的美。

李文军重修这条路的时候,留下了它们,也是想让老矿区能留下一点痕迹让人追忆。

她走了快半小时,才到李文军的办公室。

李文军正在听汇报,一看李漱玉来了,三下五除二迅速结束了会议,坐过来问李漱玉:“怎么了?”

一边说,一边从桌上拿了两块肉干扔给小黑。

他知道李漱玉很快就会离开身边,所以珍惜每一刻跟她相处的时间。

李漱玉把刚才在试车场经历讲了一遍,一边讲一边笑。

李文军感叹:“我女儿的技术敏感性真不是盖的,一眼就看出问题所在。”

李漱玉抿嘴笑:“爸爸,你别闭着眼睛夸我了。我真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对车子的了解实在太少,所以说的肯定只是其中一个小方面。”

她想从李文军这里打听了再提醒董庆军。

李文军点头:“虽然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你确实已经很棒了。因为空气悬架本来就是个复杂的系统,需要漫长而痛苦的研发过程。要进行大量的调试改进工作让各个部件精确地协同配合,对零部件和系统集成要求很高。我初步分析,第一他们做的悬架整体太重,这个要靠材料和零件的加工工艺来解决,没那么容易。第二就是算法落后,加上没有实现电子控制单元实现对零部件的精准控制,所以反射弧长。这一点就需要IT部门和电子厂去改进了。”


  (https://www.20wx.com/read/607566/71304293.html)


1秒记住爱你文学:www.20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0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