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章 龙山问禅
推荐阅读:虐哭娇宠宝贝,厉爷他偏执的要命 快穿之完美人生 司先生,恋爱否? 穿越公主:古代生活录 银龙之从破壳到神灵 夏江湖 阿鲁卡多的幻想乡纪行 系统:肝出个全能修仙者 神明的徽章 将门虎女,重生后五个哥哥宠上天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被贬岭南新州,杜甫、杜位二叔侄出临安游历名山大川至惠州,特取道前往拜访。
张柬之请他们去龙山国恩寺朝拜六祖。
在龙山国恩寺,了解了许多六祖惠能的奥秘,深知五祖把秘诀和袈裟金钵传授给了惠能,惠能才是真正的佛教禅林第六代宗师。
步出龙山国恩寺后,在龙山脚附近,杜甫、杜位、张柬之无意之中听到当地民众说及六祖惠能从曹溪回到新州的另外一种版本:
六祖自得五祖传以衣钵后,更潜心佛门,一心想设坛讲教,普度众生。他立志在故居新兴县建一所寺院,传教佛经禅机。但要建一座寺院,不是说说那么容易的,非要一万几千两白银不可。
为了这件事,六祖惠能日又思夜又想。有一晚,他望着五祖传给他的衣钵发呆。在朦朦胧胧之中,只见观音菩萨飘然地来到他的面前,对他说:“你现住的地方后边有一座山,叫龙山。沿着山脊一路行,见到一个镬底的山坑处,掘至二尺半深处,那里有一罐白银,够你建寺用了。不过,在挖出白银的坑里,你要记住种上一棵荔枝树,你千万要记住。”
六祖正在为建寺院的事忧愁,听了观音菩萨所讲,一时高兴起来,禁不住手足舞动,把台面的那盏油灯也碰落地下。“咣啷”一声,把六祖从梦中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
但他一想,又不像做梦,因为观音菩萨的吩咐他还记得很清楚,很明白。于是,第二天一早,六祖惠能火速赶回去,按观音菩萨所指,找到那个地方。嘿!果然他挖出一罐白银。
六祖高兴至极,按照观音菩萨的吩咐,精心地选了一株荔枝树苗,并亲手在那个地方种下。后来,龙山寺建好了,而六祖亲手种下的那棵荔枝也枝繁叶茂,每年都结满了荔枝。那些荔枝不但壳薄肉厚,而且清甜爽口,附近的民众都很喜欢吃。于是,很多人就开始跟着种这种荔枝,而且种的人越来越多。
过了很久,州背村的进士黎常从福建任监察御史卸任归乡时,又把福建一种叫“状元红”的荔枝种也带回来种。可供种植的荔枝品种更多了。于是,种荔枝的人也越来越多。一时间,“新兴荔枝”便远近闻名,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最后竟传到京都,连皇帝都知道。皇帝听说新州的荔枝是六祖所种,想必不是平常之物,于是传下圣旨,要新县向朝廷进贡荔枝,并派去“钦差”督运。荔枝送进皇宫后,皇帝立即传谕妃子及宫人前来品尝。她们一边吃一边围着皇帝说:“从来都没有吃过如此甜蜜味美的荔枝。”
皇帝龙颜大悦,连声称赞:“好香!好香!”即传旨下诏:“州州香荔,年年进贡。”
从此以后,凡到新州县任职的县太爷,都要进贡荔枝给朝廷,新州香荔也因此而驰名中外。
杜甫听完以后,向着张柬之,打趣地说:“张宰相,可要记得进贡啰!”
张柬之听后,幽默地,“规矩嘛,总是要的!”说完相视而笑。
杜甫、杜位和张柬之他们边走边谈,不经意间,杜甫见不远处有一股蒸汽升腾蔓延开来,甚感奇怪地向着杜位:“前面是何方所在,为何有一股蒸汽升腾?”
杜甫、杜位和张柬之他们好奇地来到蒸气升腾之处。只见有十几个人挑着水桶在那里排队等水。
张柬之觉得好奇,问了就近的那位老伯。但他听不懂外地人说的北方话,疑惑地望着对着张柬之,不知如何回答。
杜位被朝廷发配到新州充军十载,学会了当地话,于是,他充当起翻译来。
杜位用本地话问:“老叔,你哋做乜野系呢度排队等水架?”
经过一番了解后,杜位方才得知,这冉冉升腾的确是滚烫的温泉且与禅宗六祖惠能有关。于是,杜位把这位老叔所讲的原原本本地对杜甫和张柬之翻译了一遍:
这口温泉与六祖惠能有关。当年六祖惠能回来,适遇新州大早,特别是龙山的百姓喝无水,吃无粮。
禅宗六祖惠能得知后,身披袈裟,扮成苦行僧到各乡了解民情。他来到夏卢村,知道乡亲缺乏柴草和水,且生有皮肤病,就来到上洞村东面的卢溪河边,用他那支锡杖敲击地面,口中念道:“温泉水,喷出来,快为百姓来解灾!”
他刚念完,便有一股温泉水喷涌出来。很快,乡亲们就发现了这口温泉,高兴地挑着温泉水回家烫食物吃。用它来洗澡,身上生疥疮的和患有风湿痛的,很快就痊愈了。
从此,每逢浴佛节,寺僧也到此洗浴。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县,但这可气坏了那些地霸,他们串通官府,要派兵封锁这口温泉。有一队官兵手持刀枪,如狼似虎般地来到这里。他们还未站稳脚跟,滚烫的泉水便向他们喷去,烫得他们满地打滚,死的死,逃命的逃命,再也不敢来了。此后,那口温泉终年不断地喷出泉水,造福于民。
杜甫和张柬听了以后,都说当地百姓有福。
了解了平地冒温泉后,杜甫、杜位和张柬之信步在卢溪河边。杜甫依依不舍四处眺望,但见那远处悬浮在缥缈夜空中的龙山国恩寺,在灯火闪烁下显得特别耀眼,犹如天上的玉宇琼楼,一片盎然诗意,格外地禅意温馨,令远道而来被称为“诗圣”、“诗史”的杜甫赞叹不已。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题为《杜工部集》。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可以说就是在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写来若不经意,使人忘其为律诗。
杜甫在书法上是非常成熟而有深度。他的书体以楷隶行草兼工,整体以意行之,赞赏古而雄壮,注意书写中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内容,在唐代是很有深度的书家。同时,他对于唐代隶书家的赞扬、对于曹霸、张旭的评价都足以使他在书法史上留下盛名,而他的“书贵瘦硬”说更是奠定了杜甫在书法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
他的作品以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富著称,备受万千读者喜爱。他对儒、道、佛的研究,见解独到,特别是对佛家的研究,更是见见,思思,善于在举止言谈中一步步将听者带入禅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
阔别多年,张柬之正想与他在风景秀丽、灵气飞扬的卢溪河畔聚聚旧,谁知话未出口,一只萤火虫好似从国恩寺方向飘飘忽忽飞到他的眼前晃了一下,然后飞在他的头上转了几圈,又轻轻飞落在河边那排凤尾竹上。不知什么缘故,突然之间,他指着眼前这条静静的如江、如潭的卢溪河……
莫不是河中有禅机?张柬之顺势而望,这是一幅怎样奇妙而又独特的景象啊!如明镜一般的河面上,倒映着一轮明月,河水在竹丛中静处;天空辽阔无云,无风吹临,水波不兴,平滑如镜;水镜虽小,却将整个天空纳入其中……
水中倒映的月亮,万里无云的天空……此情此景,张柬之心灵之中有一种火花似的光亮闪现出来,正待迸发之际,只见他双手搓腰,高声吟哦:“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张柬之虽然对禅宗文化研究尚浅,但他分明感受到了杜甫这句如诗般的话里蕴藏着的凛冽禅机,直达人的灵魂深处,令张柬之顿悟。
此时,之于张柬之看来,水是水,月是月,因了月光的照射,水中有了月,月在水中。但水中的月,不是月,只是水的幻象;月在水中,是水的反射。这有点是是非,非是是的感觉。由此,张柬之想到《金刚经》所言,千万人心中,千万尊佛。千万佛如同千江水月,万佛即是一佛。以心觅佛如水中捞月。心无所求,心如止水,心佛相应,此心是佛。
佛门信徒虽多,皈依佛门的原因和目的却不尽相同。正如“千江有水千江月”——月只有一个,可是因为水的不同而折射出千差万别的倒影。禅宗有很多精妙的小故事流传于世,禅宗所讲求的“顿悟”,正是佛家不拘泥于固定模式,希求人性中佛性回归的最好体现。未开悟之人,一丝不苟地遵循佛门戒律,在遵循中得到心灵的平静;即将开悟之人,在遵循的过程中渐渐领悟佛家的精义;顿悟之人,已然参透了佛家的真谛,超然物外,不再为规则所囿。江里有水,天上有月,只要千江里有水,千江上便都有月;天空有云,云上是天,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万里天上便都是青天。
张柬之想:“千江有水千江月”,月如佛性,千江如众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贵贱,是人便有佛性。佛性在人心,无所不在;就如月照江水,无所不映。任何一位众生,只要他有心学佛,他便都有佛性,任何一条江河,只要有了水,它便都会有明月。月光明亮,佛性自足;天月无所不照,佛性无所不在,道亦无所不生;“万里无云万里天”,天空有云,云上是天。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么,万里天上便都是青天。天可看作是佛心,云则是物欲、是烦恼。烦恼、物欲尽去,则佛心本性自然显现。
以“千江有水千江月”来看人间,则天下苍生,包容含盖,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美,有美的地方就有善,有善的地方就有爱。美在千江水,善在千江月,道在万人心。万里无云,便是万里晴天,物欲烦恼尽去,佛心本性自然展现,明镜自然恢复光明。
有感于此,一道灵光在张柬之脑海里闪掠,“千江有水千江月”,这不是杜甫借喻禅意,对他最好的安慰吗?
张柬之会心地向杜甫报以微微一笑。杜甫如炬的目光停在张柬之的脸上,与他相对而笑。
这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心有灵犀一点通。
(https://www.20wx.com/read/620420/71052540.html)
1秒记住爱你文学:www.20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0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