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文学 > 80年代:我开局拍卖了工厂职务 > 第269章 挖墙脚

第269章 挖墙脚


中餐有八大菜系,都是大厨师,味道什么的都是一流的。

  西餐那就五花八门了,什么意大利面、牛排、薯条、烤鸡。

  刺身方面也有,金枪鱼大腹、三文鱼…………

  剩余就是酒水方面了,白酒,红酒,洋酒…………

  反正待遇方面,朱迪锐是直接拉满了的,从国内找到的那些御厨后代,除了少量的给自家服务,剩余的都直接拉到了实验室。

  ………………………………………………………

  自从和安德烈教授聊过之后,朱迪锐就正式,给安德烈教授安排了一个独立实验室。

  因为安德烈教授的实验小组人手短缺,所以朱迪锐也让安德利教授,先行在如今有的实习人才中挑选。

  不过安德烈教授对于人才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仅仅挑选了10来个人而已。

  不过有了这些人,航天研发实验室,也正式成立了。

  朱迪锐也没有拖延,直接就拨了第1笔1000万的资金。

  当然这些钱肯定是不够的,不过朱迪锐现在的钱都压在了其他方面,现金流还真拿不出来。

  至于另一方面自然是航天实验室的人手很少。最近也没什么实验要做,所以对于前台的需求并不大。

  现在给的这1000万美元,也只是让安德利教授,提前购买一些要用到的实验器材和提前打造专门的场地。

  ……………

  在和安德烈教授分别之后,朱迪锐立马就开始了,大肆挖墙脚的行动。

  第1个,首当其冲的肯定是苏联了,毕竟有了安德烈教授这个二五仔,再加上朱迪锐这边给的待遇的确好。

  想要挖过来一些不得志的人,还是十分容易的。

  而且再过一些年,苏联就要分崩离析,到了那个时候,苏联的许多科学家也会陷入困境。

  所以朱迪锐这个时候,就已经安排人提前,与这些科学家展开联系。

  并不需要他们现在就表态,只是在他们心中,种下一个种子而已。

  等到日后巨熊倒塌的时候,才是种子生根发芽的时间,而朱迪锐的谋划也将会成功。

  第2个则是日本了,毫不夸张的说,朱迪锐对日本的掌控力,仅仅只在香江和新加坡之下了。

  香江这里,朱迪锐毕竟已经经营了五六年的时间,已经根深蒂固了。

  而新加坡这边,是朱迪锐日后的大本营,朱迪锐对其的渗透和掌握,也是很强大的。

  而排在第三的日本,不管是经济领域的投资房地产,还是暗中力量锦衣卫。

  有了这些势力,朱迪锐对于日本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虽然如今的日本处于繁华阶段,经济快速发展,日本培养了科学家和人才一般都会留在本土。

  就算是要离开,也一般是想要前往美国。

  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朱迪锐也没想,现在就拉拢人才过来。

  朱迪锐在日本这里的布局和苏联的差不多。

  朱迪锐在等三年后,房地产泡沫破碎的那一天,到了那个时候,日本经济倒退10年。

  无数的人流离失所,相信到了那个时候,日本的研发资金和科研人才,都会遇到困境。

  这个时候朱迪锐可就不客气了,相信在落后和破旧的家乡相比,他们大部分人肯定是愿意,前往繁荣和安稳的新加坡。

  第3个方向则是美国,美国的科研人才,从二战开始到未来几十年,一直都是第一。

  只要朱迪锐能拉拢过来一小部分,那都足以让自家等科技,上升几个台阶了。

  尤其是现在,美国没有注意到的那部分科技。

  第4个方向则是欧洲了,这从二战开始,世界霸主的位置,逐渐从欧洲转移到美洲。

  这也影响到了科技领域,越来越多出身欧洲的人才科学家,选择移民美国。

  既然这些人能选择移民美国,为什么不能选择移民新加坡呢?

  无非是待遇没给够罢了,朱迪锐很快就不缺钱了,只要能将日本这一波弄成功,少说也能弄个800亿美元。

  最后一个则是自己培养了,这个是朱迪锐计划中的重点,但是前期注定会没有成果。

  ………………………………………………………

  仅仅过了半个月的时间,朱迪锐的第1步计划,就已经十分顺利的进行了下去。

  有了安德烈教授的信件,以及派过去负责交谈者的口才,这一次拉拢过来的人才可谓是数不胜数。

  S级人才三个,A级人才26个,B级人才89个,C级人才223个。

  这一次拉拢过来的科学家,总数已经超过了300人。

  不得不说苏联这边,科研力量还是比较强大的,人才也是很多的。

  仅仅是一些不受待见的边缘人才数量,就已经超过了国内,费劲培养的人才。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毕竟国内才刚刚开始而已。

  更重要的是国内的那些科学家,基本上都在特殊的实验室,朱迪锐也找不到这些人。

  ……………

  这次能成功转移这些人才。

  如果不是朱迪锐这边,给的钱财足够。诺夫斯基那个小圈子,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一同出力。

  否则朱迪锐想将他们转移过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单单是这些人才,朱迪锐就花了1000万美元的货物,这还只是按照成本算的,如果算运到那边的,至少是3000万美元。

  原先朱迪锐还有些疑惑,难道这些苏联上层的掌权者都是傻子吗?

  这种掌握科研力量的人才,竟然以这种“白菜价”就卖了出去。

  而且现在世界正处于冷战状态,华约和北约都在进行军备竞赛,苏联再怎么样,也不可能送出自己的科学家呀。

  但是经过仔细的打探,朱迪锐才是明白过来。

  这些送出来的科学家,他们的出生地都并不在俄罗斯,而是那些后来加入的小国。

  而且他们的研究方向,也并不属于核心,并不掌握军事领域的科技。

  有了后世的记忆,朱迪锐也对此有了一些猜测,难道现在苏联内部,就有一些分裂的迹象了吗?


  (https://www.20wx.com/read/623000/23941385.html)


1秒记住爱你文学:www.20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0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