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酣畅淋漓,苍龙号船坚炮利
王昊提这些要求,当然有自己的打算。
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势力。
现在是崇祯十四年(1641年)农历九月,李自成攻破京师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日。
离李自成攻破京师,仅剩两年半时间!
因此,王昊必须得在李自成入京之前,发展出足够的势力,这样才能阻止满清入关,才能重整河山。
才能在一统天下之后,用巨舰大炮与欧州列强争锋。
才能使华夏民族不再遭受数百年劫难,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
王昊其实不恨满清旗人,也不恨蒙古人。
打铁还需身硬。
明朝的灭亡,是汉人自己不争气,说得更明确一点,就是明亡于东林党和内乱,而不是满族和蒙古。
但是,阻止满清入关是必须的!!
因为,满清这个民族并没有开化多久,他们没有能力担当华夏民族的盟主或领袖。并且,从社会的发展来看,他们还处在非常野蛮的奴隶社会,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一旦让满清入关中原,必将给整个华夏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
这是必须要制止的!
因此,王昊提的条件,其实就四样:要船、要兵、要官、要地盘。
而张若麒为了自己的仕途,也答应了王昊全部的条件。
……
接下来,就是紧张的备战阶段。
两千敢死士,很快就招够了。
办法很简单,就是砸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给的钱多,很多人就会变得勇敢。
王昊开出了二十两白银的价格招募死士,宁远城中至少有一万军卒前来应募。然后优中选优,挑了两千。按之前与张若麒的约定,这两千人被直接划入王吴的麾下。
等于是王昊花四万两银子,组建了一支两千人的敢战精兵。
当然,所谓的死士,只是借口而已。
王昊其实根本就没想过要让他们去送死,只是用这个借口挑选敢战精锐之士,用来壮大自己的势力。
觉华岛的三百多条战船和五千水师也调过来了。
王昊依旧是进行挑选。
挑选其中精壮敢战者一千人,给他们多发了一个月军饷,然后直接划入自己麾下,五十艘较大较好的战船也被王昊直接征用了过来。
其它的那些弱鸡兵和船只,依旧让他们回觉华岛去待着。
这样一来,王昊手上就有了七千人了。这七千人,堪称精兵!
分成三营:
第一营为亲兵营,共两千人,主要来自参加海滩血战和临海堡之战的老兄弟组成,统领是许策,副统领为周熊。
第二营为左营,共两千人,主要由这次招募的敢战死士组成。由贺忠统领,副统领则为敢战士中新提拔起来的一名把总,名叫赵武。
第三营为右营,共二千八百人,由之前的老兄弟和觉华岛调来的水师精壮之士组成,由林明任统领,韦何为副统领
除此之外,便是两百家丁,由典虎统领,肖羽为副统领,专职负责在“苍龙”号上护卫王昊。
这两百家丁,也同时担任“苍龙”号上的炮兵。
前装滑膛火炮的发射是很简单的。这些人经过十几天的反复训练,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炮兵了。
关于炮弹的问题,王昊在“苍龙”号的船舱中找到了几百个开花弹。
这个时代的开花弹,就是在空心铁球里塞上火药,再弄一根引线,发出去后延时爆炸,就叫开花弹。
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
……
(附录,明代开花弹图片。)
……
功劳也不可以一个人全占了。
刚好,塔山离笔架山比较近。
为了防止塔山的清军救援笔架山,王昊让张若麒下令,由吴三桂带着其它六大总兵,佯攻塔山,吸引清军的注意力。
用了两天准备,大军开始开拔。
吴三桂率六大总兵的军队共三万余人,从陆路先行。
王昊先是按兵不动,待到吴三桂与塔山守军交战之时,才带着船队北上进入笔架山东边海域。
而张若麒和邱民仰,也与王昊同船而行。
走海路很近。几十里路而已。
晚上借着月光出发,早上天一亮就到了。
……
当王昊的船队到达笔架山外的海域时,清军守军还刚刚睡醒过来。
“苍龙”号以侧舷对着笔架山上的军营,先用一侧23门舷炮发射开花弹就行了。
因为船只掉头缓慢,重新装弹还更快一些。
笔架山上也有炮台,但是,射程够不着“苍龙”号大帆船。火炮也没有“苍龙”号上多。
几轮狂轰滥砸之后,笔架山上的炮台尽被摧毁。
于是,“苍龙”号再将距离拉近,抵近炮轰。笔架山上的清军营地,被打得七零八落、血肉横飞。
而就在此时,贺忠带着两千敢死之士,绕到笔架山伸入海域的瓶颈部位,一举切断了笔架山与陆上的联系,并随即从西边向东攻打笔架山。
而和林明和韦何,则分从南北两边登陆,从左右两侧攻打笔架山营地。
如此一来,笔架山上的三千清军,等于是遭到了四面攻击,很快就陷于崩溃之中。
不到两个时辰,即被全歼。
此战,杀敌两千三百余人,俘虏六百余人,还有不少清兵坠海而亡。而明军自身伤亡才六百余人。可谓是一次酣畅淋漓的大胜。
张若麒和邱民仰见识了“苍龙”号的火力,被惊得目瞪口呆。王昊新组建这支军队的士气和战力,也让张若麒和邱民仰赞叹不已。
邱民仰更是仰天长叹:“向使十三万大军有这一半的战力,也不会令建奴如此猖獗!”
计点缴获,收得战马一千多匹。
粮草方面,洪承畴曾在此屯粮五十万石,被皇太极运走了一些,这次又被清军败兵焚毁了不少,但仍有二十多万石!
张若麒的脸上乐开了花。
跟在王昊身后,贤侄贤侄叫个不停。
这称呼变了又变,以前叫壮士,后来叫王参将,再后来叫贤世侄。现在干脆将“世”字省略,直接叫“贤侄”了。
王昊本来有些不情不愿的。
但是,想到这人以后或许还用得上,便也改口称他为世叔。
……
由于粮草太多,王昊并没有急着撤军,而是先让人给吴三桂带信,让吴三桂停止佯攻塔山,原路退回宁远。
然后,笔架山这边,由于缴获的粮草、战马、铜炮及其它物资太多,船只运力不足,至少要三趟才能运完。
所以,王昊就一边让人将粮草和战马装船,由许策带两千人马,押运至宁远城中。
其它五千将士,则在笔架山上设防,摆出一副反攻松山的架式,等着许策带船只回来“摆渡”。
……
这一战,利用“苍龙”号巨舰大炮之利,以快打快,给了皇太极一个沉重的教训,也为大明朝挽回了一些松锦大败的颜面。
战果颇丰,意义非凡。
不过,王昊此举,也再次引起了皇太极足够的警惕,并从此成为皇太极的重点关照对象。
……
(https://www.20wx.com/read/624478/23941631.html)
1秒记住爱你文学:www.20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0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