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文学 >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 第466章 拔得头筹

第466章 拔得头筹


第一场的比赛还没有结束,现场除了冯正明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之外。

    其他厨师还在一步一步的进行着。

    虽然其他厨师没有冯正明这么迅速,但他们完成的质量也都很高。

    显然在经过开始的适应后,大师傅们还是逐渐掌握了技巧和节奏。

    毕竟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东西,可以说是大师傅们刚进后厨,几乎是每天都会干的,所以大师傅们还是很容易找到手感。

    冯正明这边完成,在考官确定各方面都合格后,现场还是有老师傅们和评审再进行评判。

    老师傅们的评判要更加的详细,不光是要看花刀是否合格。

    最关键的是,老师傅们还要品尝菜品的味道。

    要确定菜的味道没有偏差,以及食材在口感上是否符合要求?

    品尝了一番,还是让老师傅们相当满意。

    冯正明在现场很多人目光盯着,以及还有考官在旁边随堂测试的压力下。

    他依然是几乎很完美把四道菜全都标准的完成。

    关键他是现场第一个完成的。

    这就像是考场上,冯正明第一个交了卷子。

    然后在经过了批改后,发现他这张卷子竟然能得满分。

    老师傅们看向冯正明,他们真是不得不承认,冯正明已经具备大师傅的实力。

    崔老师傅说:“正明啊,你这手艺难怪汇泉楼会在你手上焕发第二春。”

    冯正明谦虚地向崔老师傅表示感谢。

    “谢谢崔师伯夸奖,我想这些只是一个厨师应该做到的基本功,我也只是按照标准去完成。”

    王老师傅说:“你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

    苏老师傅附和道:“不错,尤其是在现场这样紧张的状态下,你能不受影响完成,真的是很不容易。”

    老师傅们对冯正明的偏爱确实是溢于言表。

    几乎是已经到了不回避的地步。

    不过老师傅们这份偏爱,倒也不会让别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毕竟冯正明是真正有实力的青年厨师。

    这就像是很多人眼中的好学生,就应该获得老师的偏爱一样。

    老师傅们品尝后,并没有着急给出冯正明打分。

    还是先让比赛专门邀请的评委先进行打分。

    选拔赛邀请的评委,是省劳动厅专门为了选出最优秀鲁菜厨师代表筛选。

    一共是五位评委,一位是来自劳动厅,一位是省内知名企业家,一位是省里的劳模代表,一位是受邀的侨胞代表,最后一位就是站在冯正明身边的专业考官。

    考官已经从专业角度给出冯正明一个评分。

    剩下四位的评委则是认真的观察和品尝了冯正明的四道菜。

    然后四位也分别给冯正明打了一个分数。

    劳模代表、企业家代表和侨胞,对冯正明的菜都是相当满意。

    尤其是劳模代表,觉得冯正明的技术水平实在是太高了。

    同样是作为技术水平擅长的劳模代表,对冯正明甚至有一种心心相惜的感觉。

    所以劳模代表给冯正明的打分是直接给了一个满分。

    企业家代表是去汇泉楼吃过不少次的。

    而且之前还在汇泉楼请客接待过外地的客户。

    每次请客后,都能够获得外地客户的一致好评。

    所以今天看到冯正明比赛,企业家代表自然也是对冯正明带有一定滤镜,最后也给冯正明打了一个满分。

    剩下劳动厅的人员和侨胞代表,也都很钦佩冯正明的手艺。

    不过他们倒是比较规矩,没有带太多的个人喜好,只是给了冯正明一个比较高分数。

    冯正明的打分结束,现场让冯正明可以先离场去休息。

    至于他最后的得分,暂时没有被直接公布出来。

    冯正明的菜品被评分后,其他参赛厨师也都陆续完成。

    其中几位大师傅手艺上也是和冯正明不分伯仲。

    虽然他们在速度上没有冯正明如此迅速,但是无论是理论和实操他们也都算是熟练。

    等到所有参赛厨师都完成,现场也都是分别对他们进行了打分后。

    经过一番统计和汇总,终于公布出最后的分数和排名。

    第一场的比赛结束,冯正明的名字赫然是处在第一位,综合得分要比第二名高出4分。

    剩下厨师们综合得分,前十名基本上都是只差了一分。

    倒是十名之后,差距才被逐渐拉开。

    看到第一场分数的公布,现场人都很信服,对冯正明的关注自然更高了。

    隔天的报纸上就出现了“青年厨师好手艺,成为鲁菜新一代的代表大厨”这样的报导。

    这样的报道出现,让很多人对冯正明更加期待。

    冯正明也是收到了报社和电视台再次采访的邀请。

    不过他还是把采访暂时推后,主要是把精力放在接下来比赛上。

    虽然第一场他得分很高,但还远远称不上是一骑绝尘。

    如果后面两场没有发挥好的话,可能还是会被其他的大师傅们超越。

    在不知道接下来两场比赛会比什么的情况下,冯正明也只能是默默进行一些准备。

    好在第二场比赛开始前,还有两天时间给大家准备。

    冯正明是在汇泉楼后厨,认真为后面两场比赛做着一些准备。

    但随着电视台把第一场比赛的录像在电视上播出。

    关于比赛中的一些讨论还是非常激烈。

    不少没有真正干过厨行的人,还真的是通过电视播出的这场比赛,才算是了解到原来光是打花刀都有那么多讲究的。

    电视台剪辑后放出的录像,简直就像是给大家普及了刀功知识。

    过去很多人对一道菜好不好,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这第一场比赛录像在电视上播出后,算是给了大家一个标准。

    这么一来,几乎是任何一位食客,都可以在任何一家馆子发表一番专业的阐述。

    很多人更是会拿出冯正明的手艺去做一些对比。

    比如,你们家的刀功明显就不合格,人家冯大厨那个刀功标准都摆在那。

    一旦有了对比,压力立刻给到很多餐馆和酒楼后厨里厨师身上。

    就连颜家菜馆的颜建兴也是感到压力有点大。

    原本颜建兴也有想过要去参加选拔。

    不过后来因为颜家菜馆刚开业不到一年,他觉得自己还需要留在馆子里,把馆子的口碑做好,所以他权衡后没有去参加选拔。

    因为参加选拔了,需要为比赛做更多的准备。

    尤其是一旦被选中,之后还需要接受老师傅们集训,还要去外地参加全国大赛。

    这一切都是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颜建兴还是担心,这么长时间,会把颜家菜馆生意耽搁太久。

    现在看到电视上播出比赛现场,让颜建兴觉得比赛上的压力确实有些大。

    第一场尤其是考官在旁边,还要问每个花刀的理论。

    然后还需要检验比赛厨师的实操能力和经验。

    最后还有专业的评委团队进行评分。

    这一系列的过程,对参赛厨师心态和能力都是极大考验。

    通过电视台录像,看到现场冯正明快准稳的表现,让颜建兴心里是相当佩服。

    所以颜建兴主动跟父亲进行了一些交流。

    颜老师傅像是早就料到,颜建兴会主动找他交流。

    他没有先开口,而是静静看着儿子,想听听他的一些想法。

    “爸,正明第一场的表现很好,这次他代表鲁菜去参加全国大赛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颜老师傅点头:“他不松懈的话,应该问题不大。”

    颜建兴又说:“爸,之前那次你让正明来菜馆里指导,真是很正确,他指出我们很多问题,也是给我敲响警钟。”

    对儿子这话,颜老师傅平静地说:“各行各业都是需要不断自我督促,正明的出现对我们鲁菜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过去我们鲁菜是有一定的官家支持,所以我们都过得相对比较安逸。

    但如今市场放开了,市场的风向开始成为一个更重要的因素。”

    颜建兴认同父亲这话:“对,现在市场的风向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要是跟不上市场的风向,可能单靠手艺并不能吸引到顾客。”

    颜老师傅说:“这一点你理解不对,越是市场需求为导向,实际上手艺才更加重要。”

    颜建兴听父亲这么说,他先是一愣,不过很快倒也理解父亲的意思。

    “我明白了,爸您的意思是,要想能够跟得上市场风向,更要有扎实的手艺作为基础,就像是正明那样。”

    听这话,让颜老师傅对儿子有一点刮目相看。

    过去在颜老师傅眼里,儿子很多时候是显得有一些保守。

    就像是他在颜家菜馆里,至今做的菜始终都是传统经典鲁菜。

    不能说做传统经典鲁菜有什么错。

    只是这样的保守,注定了颜建兴和颜家菜馆无法获得更大的发展。

    今天颜建兴的话,让颜老师傅感觉到他的观念在发生转变。

    颜老师傅点点头说:“你说的不错,想要跟得上市场风向,确实是需要更加扎实的手艺作为基础。”

    稍微停顿一下,颜老师傅继续说:“所以这次我们选拔赛上,更重视检验你们的基本功,这也是这一届全国大赛的一个重点理念。”

    颜建兴还是第一次听父亲提起全国大赛的事情。

    他顿时是打起精神,非常认真听父亲说。

    颜老师傅简单说了一下这一届全国大赛。

    “这一届全国大赛重点,就是要规范一下烹饪技法,要确立一个全国通行的标准,所以这一届全国大赛上,会对各省市参赛厨师进行基本功的考核,检验厨师们基本功的能力。

    这一届全国大赛上的基本功将会是标准,可能以后考级也都会以这一届为标准。”

    父亲这番话,让颜建兴感到非常震惊。

    从这一次鲁省选拔参加全国大赛厨师这件事上。

    颜建兴本来也是有着一些猜测。

    觉得这届全国大赛可能会很不一般。

    只是他没有想到,原来这届全国大赛竟然是要确定一套标准。

    不过转念一想,颜建兴倒是隐约能猜到这么做的原因。

    “爸,是不是因为,现在国外餐饮进入国内越来越多?所以需要在国内有一个标准,好能够应对国外餐饮的竞争?”

    颜老师傅有些意外,没想到儿子还能猜到这一点。

    他点点头说:“这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有一套标准后,也可以让我们国内各地厨师能力上有一个提升进步的目标。”

    显然这不是颜老师傅他们鲁菜老师傅们商量决定的。

    应该是国内的老师傅们,和一些专门研究国内美食专家们商讨的结果。

    这就像是前两届的全国大赛。

    第一届,那是真正的群雄并起,是真正让全国高手聚拢在一起,做了一个中华厨艺的集中展示,并且也确定了不同地区的一些特色。

    第二届,已经在逐步进行一些标准的确立,同时也是挖掘出更多的经典老菜,以及推出一批能够传承手艺的厨师。

    如今是第三届,就是要直接确立一个通行全国的标准。

    这么一来,之后国外很多餐饮进入国内,国内的餐饮在竞争中,也会有相应的方法去应对。

    当然更为关键的一点,也是颜老师傅所说的。

    确定一个标准,好让全国各地的厨师们有目标去提升自己。

    无论是在国内竞争,还是要跟国外的餐饮竞争。

    实际上最终还是要落在自己的手艺上。

    自己的手艺足够扎实,自然也不用去畏惧和别人竞争了。

    颜老师傅说:“这种情况下,正明去全国大赛,其实不光是我们几位老头子的期望,也可以算是全国大赛那边希望看到的,因为他的基本功足够扎实,能够被作为标准。”

    这一刻颜建兴突然忍不住笑着说:“爸,我有时候觉得,正明他像个机器人。”

    这话让颜老师傅先是一愣,很快颜老师傅也笑了起来。

    “这个,我和你的师伯师叔们聊起,我们有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觉得正明他做菜的时候像是个标准化的机器人。”

    紧接着颜老师傅又说:“不过选拔赛第一场,尝了他现场四道菜,我们都知道他不是。”

    颜建兴有些惊讶:“哦?他现场有失误?”

    颜老师傅笑着点点头:“有失误,不过现场评委没吃出来。”(本章完)


  (https://www.20wx.com/read/626816/23941188.html)


1秒记住爱你文学:www.20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0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