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文学 > 大宋小国舅 > 第四百一十八章 迁移

第四百一十八章 迁移


此时的赵桓,还算保持着理智:“父皇,咱们不可失信于天下人。忠就是忠,奸就是奸。这其中。儿臣分得清楚。岳飞不受重用,天下人谁还肯归附。”

赵佶知道说不动儿子,只好叹息一声:“你好自为之吧。”

赵桓并没有听进去老爹跟自己说的这些,不过赵佶并不担心。自己对儿子的这番话,他就算是这个时候听不进去,总有一天还是会想明白的。

至于朱玉平,自从他成亲之后,就开始摆烂了。此时的他每日沉迷于温柔乡,醉生梦死好不快活。

这一日,赵桓从张盼盼的被窝里钻了出来,大声道:“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不能再这么摆烂了。”

张盼盼从被窝里探出小脑袋:“玉平,你说什么呀。”

朱玉平再次把脑袋缩了回去:“没什么,老子”明天再志在四方。”

又过了半月有余,大金国的版图,基本都纳入大宋。金国皇帝完颜晟,被御赐了一个明德公的爵位,御赐丹书铁券。

大宋朝对待亡国之君,可以说是非常仁慈的。当初太祖皇帝赵匡胤夺了柴家的天下,并没有将柴家人斩尽杀绝,为的也是名声。

赵桓也是一样,给了完颜晟一个爵位,算是给世人一个交代。

岳飞班师回京,一时间风头无限。岳飞,更是被封为河朔兵马大元帅,御赐府邸。

同时,大宋派出官员北上,接手北方金国事物。至于西夏,此时的西夏早已没落,且他们内斗不断,根本无力与大宋相抗。

西夏与北宋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两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贸易和文化交流。西夏的统治者曾多次试图扩大其领土,与北宋争夺边境地区。

赵桓最终还是采纳了老爹赵佶的建议,他并没有让岳飞或者韩世忠带兵出征西夏。而是,任用了一个叫齐学伟的武将。

此人并没有什么出彩的能力,不过胜在稳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的人领兵打仗,是没有什么能力的。

好在此时的西夏早已雄风不在,而宋军在经过一系列的战争之后,将士们已经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了。

而西夏一直都在内斗中,更重要的是宋军的火器,让西夏人闻风丧胆。西夏人是知道金兵战斗力的,这都能被宋军轻易击败。那么,他们西夏的军队怕是一样不堪一击。

朝堂,虽然岳飞凯旋而归。金国,留下来的同样还是有着诸多问题。

并不是你占领了这处国土就算完了,金国的那些各个部落,女真部落虽然归附了朝廷,可是如何治理,朝廷一直都没有拿出一个像样的方案来。

今日的朝会,议题就是这些,如何治理金国留下来的问题。

已经有官员远赴金国赴任了,同时金国那边,还需要驻兵屯兵。朝臣们,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方案。

赵桓:“万修齐,说说你的看法。”

此时的万修齐抱着笏板站了出来:“回官家,臣以为,理应让这些金人南迁。”

此言一出,群臣登时议论起来。南迁,这可是大事。如何南迁,怎么安置都是个问题。

首先就是户部尚书,他抱着笏板站了出来:“臣不敢苟同,南迁。这金人南迁需要多少钱财开支,还有南迁之后这些人如何安置,这些都是需要钱。以国库目前的能力,怕是无法做到。”

赵桓其实也是同样的想法:“嗯,朝廷暂时没有这么多钱来安置,使得这许多女真人南迁。南迁到何处,他们迁移过来之后怎么安置,万修齐,你们政事堂可有方案。”

万修齐认真的说道:“有,官家明鉴。女真人南迁,接受咱们的礼仪文化,如此一来他们便不再有威胁。此外,还可以让汉地百姓北上,让百姓们北上辽东之地,开垦土地放牧打猎。”

群臣中,已经有人笑了出来:“万相,让百姓北上辽东?谁人不知这辽东苦寒,如何耕种粮食。咱们的百姓都是以耕种为生,去了那边如何生存。”

许多大臣纷纷附和,都认为这句话说的没错。让汉人北上,让女真人南迁。看似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实际上根本不现实。

首先,就是这些迁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除此之外,迁移之后文化的不同,势必会造成冲突。

让女真人过长城以南定居,他们习惯了游牧游猎,在汉人地区定居会不会习惯。还有让汉人北上,北上的汉人只会耕种,辽东那些土地虽然肥沃,却没有多少适合耕种的作物。

汉人到了那里,又不会放牧又不会打猎,谁会去呢。

只听得万修齐接着说道:“臣都已经调查过,小国舅引进的那些粮食。像是番薯、稻米、玉米、小麦等等,皆可在辽东种植。让汉人北上,有了这些农作物的耕种,辽东蛮荒之地,将来必然会成为大宋的粮仓。至于迁移安置的费用,臣也粗略做过统计,咱们可以分批迁移。用个十年到二十年,则无分汉人女真人,到时候咱们便合同为一家了。”

让辽东的女真人迁移到南方和汉人杂居,让汉人北上去女真人的地盘上耕种繁衍生息。也就是说,打散女真人这种部落联盟。这样,女真人无法联合起来,他们就对朝廷造不成威胁。

哪怕大宋以后出来一个昏君,这些北方的游牧游猎地区的蛮族们,也不会对朝廷造成什么威胁了。

赵桓听到这里,多少还是有些心动的。万修齐的这份计划看似天方夜谭,实际上实施起来的话,未尝不可。

“官家,小国舅求见。”有太监来报。

这是每日的朝会,早朝朱玉平几乎是不来参加的。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因为懒起不来。好在赵桓也知道这个败家子的脾气秉性,朝臣们也不想早朝的时候看到这个败家子来搅局。是以,朱玉平平日不来上朝,其实也没有人会说什么。

这次这个败家子竟然难得的上朝,就连赵桓也有些意外:“宣。”

“宣,小国舅觐见!”随着陈琳一声尖细的声音,朱玉平迈着步伐抱着笏板走进了大殿。

其实赵桓对于朱玉平的意见,还是非常尊重的。既然这个败家子来了,不防听听他的意见。

“玉平,你来的正好。适才万修齐上书如何安置女真各部的事,玉平你有什么意见?”赵桓问。

很显然,朱玉平的心思并不在这上面,他抱着笏板回道:“回官家的话,万修齐万相的意见,就是臣的意见。”

群臣们听罢,无不面面相觑,看到赵桓的神色有异,万修齐也赶忙站出来:“官家,臣事前与小国舅商榷过此事,小国舅的意思也是如此。”

赵桓皱起了眉头:“玉平,迁移安置不急在这一时,如何推广这些粮食种子才是当务之急。”

朱玉平环顾了一下群臣,他干脆说道:“臣对于朝政并不懂,臣今日来,是恳求陛下,将臣贬黜京城。”

这个败家子素来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赵桓一听不由得大怒,本就怒气无处发泄的他,怒叱道:“你又胡闹什么!如今你已经是成亲的人了,还在这朝堂上胡闹。玉平,朕与群臣在商榷正事。你想让朕把你贬黜京城,你又闯下什么祸了。”

定然是这个败家子又闯下了什么弥天大祸,不然他不会主动来请罪的。就连这些群臣,也是一般的想法。


  (https://www.20wx.com/read/627034/23941236.html)


1秒记住爱你文学:www.20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0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