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文学 > 风雨大宋 > 第156章 不去管了

第156章 不去管了


  杜中宵坐在帅府,看着赵滋发来的公文,眉头不由皱了起来。依他现在知道的消息,高昌一是对契丹留恋,再一个对宋朝有所怀疑,一直下不了派使节的决心。随着赵滋进伊州,高昌与黑汗的战事已经停了,正在抽兵回高昌,似有武力对抗的意图。

  把公文放下,杜中宵想了一会,对另一边的李复圭道:“高昌的物资,可以支撑多久?还有,前几天下了大雪,冬天风又大,铁路运输受不受影响?修铁路的那些人,是不是停了下来?”

  李复圭拱手:“回节帅,高昌的物资按储量计,粮草可以支撑半年,火药枪弹则不行,如果发生大仗,一战可能就打完了。火车可以走,只是速度会比较慢,一个时辰可能就二三十里,不足以前正常时候的一半。修铁路的大部已经停了,只有修路基的人,还在施工。”

  杜中宵道:“赵滋三千兵马在伊州,给高昌的压力太小了。高昌虽小,还不会怕几千人。如果几万人在伊州,整个西域就会震动。你命西边修路的人,只要有可能,就要继续修路。”

  李复圭拱手应诺。

  杜中宵又道:“修到西域的铁路,朝廷拨付了许多物资,只是拿下伊州,那是远远不够的。最低限度,要把西域的商路打通。现在高昌在犹豫,只允许商路向北到契丹,实际断了商路。此事,不能够一直这样下去。等到来年,铁路到了伊州,高昌要么臣服,要么就只能打一场了。”

  李复圭道:“节帅,如果与高昌作战,不知黑汗会如何?”

  杜中宵摇了摇头:“还能够如何?朝廷一进西域,就是双方共同的敌人。现在只到伊州,高昌与黑汗的战事就已经停了。如果大军进驻,高昌和黑汗合起兵来,与朝廷作战也不稀奇。”

  李复圭道:“听说黑汗与高昌相比,是个大国,如果两国合兵,会不会有威胁?”

  杜中宵道:“只要我们是沿着铁路进攻,不冒进,他们两国联合也没有什么。黑汗是绿教,高昌则是佛国,双方矛盾很深。一时联合可能,如果作战失败了,哪里能够亲密无间?此事不用考虑,只要铁路到了伊州,一切就都不是问题。西域实在太大,两地之间动辄数百里,修路可不容易。”

  说到这里,杜中宵站起身来,走到了官厅之外。转身看去,北方的阴山山脉如一条巨龙一般,横亘在天际之下。天上艳阳高照,却没有什么暖意,寒风轻轻地掠过树梢。

  从高昌到于阗,沿着沙漠边缘、大山脚下行进,还有约摸三千余里。就是修河州到居延这样的简易铁路,也要几年的时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自己所能做到的极限,只怕就是来年铁路到伊州,大军直进高昌城,拿下那一带的盆地。尉迟三郎要复国,不知道要多少年之后了。

  想到这里,杜中宵有些烦躁。河曲路其实也不小,自己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占住了,现在面对西域却感到无从下手。那里地方实在太大了,而人口又太少了,必须要时间。

  自中晚唐以后,西域的丝绸之路实际就已经断了,中国的对外交往改为了海上贸易为主。最主要的原因,只怕还是宋朝兴起之后,无法恢复前代疆土,路不畅通。中亚地区,粟特商人依然数量众多,但向中原地区贩运的道路,却被党项遮断了。失去了中原市场,丝绸之路也就没了存在的意义。

  杜中宵要进军西域,还是想在这个时候,中亚依然兴盛的条件下,打通陆上的东西商路。此时的拜占庭帝国依然存在,只要打通中亚,东西商路畅通,一切就有了不一样的条件。

  想起此事,杜中宵就觉得有些烦躁。河曲路没有什么事情,对契丹和党项开战的条件不成熟,没有什么难度的西域,却因为距离和人口,就是摸不到。

  李复圭从里面出来,对杜中宵道:“节帅,居延的张副使来信,问现在居延到伊州的路依然可以通行,是否多派一些人到伊州去。铁路通到居延,那里的兵马,活动半径已经大了许多。”

  杜中宵摇头:“告诉张副使,兵马先在居延,只要护住修路队伍即可。居延到伊州之间,只有两处要地,一是马鬃山下,可以到达党项瓜州,另一处就是星星峡。这两个地方都不能驻大军,人多了连水都没地方去找。这种情况下,增加伊州驻军没有用处。等到铁路到星星峡,才可以大军进伊州。”

  李复圭应诺,又道:“张岊大军,前些日子已向河州转移,分布于胜州到河州的铁路线上。听闻党项这两年不断地铸炮筑城,增加兵力,如果张岊大军一走,会不会——”

  杜中宵道:“贾逵到河曲路之后,一直在武都军城学习,同时带麟府路兵马。他所部两万余,再加上鄜延路兵马的协助,党项没有能力进攻。两年来,秦凤路的兵马已经完成整训,大军集中于镇戎军,党项要防着灵州。他们多大的胆子,敢对河曲路兵马动手?我们兵马布置,不必考虑党项。”

  说到这里,杜中宵叹了口气:“加上麟府路贾逵手下兵马,现在河曲路有大军十七八万人。若是没有战功,岂不跟其他各路一样?所以此次进西域,铁路只要修到伊州,要重兵出击!”

  李复圭一惊:“节帅的意思,如果高昌不及时来朝贡,要动用武力?”

  杜中宵点了点头:“诸事齐备,不能坐等他们来。这些人还是以前的性子,以为一两年的时间,不会有什么变化。却不知有了铁路,一两年间,铁路到了地方,就不能按以前的地理来了。”

  按照以前的习惯,从高昌到京城路上的时间,就要一年左右。河曲路战后,高昌用几年的时间探听消息,慢慢找到合适的与宋朝相处的方法,其实是正常的。可现在不同了,铁路一旦修通,遥远的距离就再是距离,大军可以迅速到达。对于宋朝来说,远距离出征的成本大降低了。

  契丹两帝并立后,宋朝的铁路向前线沿伸,河北路到了保州,数十万大军随时可以前出。按照以前与契丹作战时,宋朝的动员程度,前线集中百万大军也不是难事。这样数量的大军,对于契丹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特别是宋朝还没有充分发挥国力。

  有了铁路,国家的动员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战争对民间的影响则大大缩小了。杜中宵对西域的想法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一个方向十万大军,对于现在的宋朝,并不是特别大的事情,而对于西域的高昌和黑汗来说,则是不可抵挡的。手握绝对优势兵力,枯燥地等在这里,不是什么令人高兴的事情。

  叹了口气,杜中宵道:“铁路修起来不容易,特别是在这一带,冬天必须停工,没有办法。等到来年铁路修到了伊州,就不容高昌犹豫不决。无非是大军齐出,在西域再打一仗。当年三万兵马,便就打了河曲路来。现在手中十数万大军,还解决不了西域吗?”


  (https://www.20wx.com/read/634302/488898899.html)


1秒记住爱你文学:www.20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0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