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与子同袍
黄河已结冰,仿佛一条玉带落在群山之间。
郭绍站在黄河边,眺望着周围的山势。人说此地山高路远,那是和中原的平原比;在郭绍看来,比起他曾经到过的蜀道山势,却没那么险恶。
入蜀道路的山又高又陡,有的路还必须修栈道才能通过。西北这边倒没那么夸张,山很大,但山坡比起蜀地来比较平缓,人马通过不算艰难,沿路经过有村落人烟的地方,还能看到山坡上有梯田。
只是沟壑纵横、山势连绵,视线极不开阔,在路上向四面看都被山挡着。这种地形很容易掩藏住人马,不能及时发现。幸好现在还在大许辖区内,尚无太太风险。
冬季的大地一片凋零荒芜,满眼黄土,空气十分干冷。幸好今日天气比较好,天空泛蓝,能见着太阳,便为这景象增添了鲜艳的颜色。
军营里隐隐传来一句:“来一曲秦风。”
话音刚落,角声先响,仿佛序曲,接着军乐师便找到了切入点,横吹与鼓也陆续响起,曲子节奏缓慢,厚重有力,苍劲有力的音乐立刻让气氛都为之不同。
乐工先唱,后来围观的士卒也跟着唱起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四下里挖沟的、砍木头的、搭帐篷的士卒纷纷侧耳,望着鼓吹响起的营地。
郭绍听罢,不经意间竟被感动了一下。眼前荒芜落后的土地,让他仿佛看到了上古之时,黄帝炎帝的军队拿着简陋的棍棒石斧,在蛮荒之间斩荆披棘,开疆辟土,祖先的血淌遍了九州,方有这广袤国土。
而现在,他有了精良的盔甲,精锻的武器,甚至有做工细致的火炮火器,没有理由退缩!
郭绍听了一会儿,乐工又换汉乐府的曲子,他便回到了中军帐篷。
帐篷里外还在修炕,为夜晚保暖做准备;白天还好,一到晚上若是露宿能冻死人。李谷的后勤做得不错,他早早就下令延、隰、石等州官吏,准备了燃料,征召民夫送往军中供大军所需,主要是石炭(煤),也有木炭。
亲兵正在帐篷里搭灶,他们在皇帝跟前干活很用心,一个士卒正拿着錾子“叮叮当当”在修整一块石头,似乎是嫌不够平整。
所有的将士和在东京时的装扮都不同,主要是身上挂着很多麻布袋和杂物。一般的士卒身上都会有火石、小刀、粮袋等物,战兵还有不少与兵器相关的东西,比如挂在带子上定装火药的小竹筒以及夹钳铅丸的铁模。每队人马还会在驴车和骡马上携带柴刀、锤子等各种工具……行军打仗,战阵上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候便是风餐露宿的旅途生活。
中军大帐还没收拾好,诸文武也没来,他们正在部署和巡视各营驻扎的事宜。郭绍在乱糟糟的大帐里,叫人把纸笔拿出来,趁此空闲时候写信。给金盏和二妹她们的信,每封信都要持续很多天,断断续续才写完。
现在终于可以理所当然地给金盏写私人信件了。
郭绍在嘈杂的帐篷里,先描述了一番沿途见闻和感受,这地方比较荒,有段路一整天都没见着人烟。但是郭绍发现很多人在一起走这种路时,人们并不忧虑,而且会更加相互依赖抱团。皇帝亲征途中,与将士朝夕相处,能建立更大的信任。
他叫金盏等人不必太过担心,大军行至无定河与黄河交汇的边境地区时,会在那里构筑一座堡垒,凭借堡垒可为屏障。
郭绍又写了一句,我很想念……“你”字没写出来,他琢磨着太露骨,便写在东京金盏悉心照料的日子。
这时武将和文官们陆续进大帐来了,郭绍搁下毛笔,叫他们找地方入座。众人便围着石头砌的灶坐下。
亲兵在灶上放了一口铁锅,取下粮袋往里面倒粟米,又拿出奶酪、小咸鱼干、腌菜一股脑儿放进去,如此连作料也不用了,就这么煮一锅粥。麦饼则放在灶边烘热。
连郭绍也吃这玩意,从上到下的吃食没多少区别。禁军的军法,禁止行军途中无故饮酒,一般禁军武将都不酗酒。
没有了皇宫大殿上的贵气华丽,没有了豪奢的仪仗和排场。皇朝最有权力的大臣就围坐在这么一个土灶边,围着大许的皇帝。但此时君臣之间反倒显得亲近了不少。
郭绍正拿着一张地图,没有理会众人的意思,诸公就随意说起话来。煮汤的火让帐篷里渐渐暖和。
图纸被郭绍加入了比例尺,但依旧十分简陋。他能大概明白各处的方位……相对于现代的心理知识。比如南边的关中京兆府就是西安、延州就是延_安,这些地名都是参照对象。
黄河在陕西东部是南北流向,现在郭绍等人走的就是这段路。
他们前期的目的地是无定河和黄河交汇点,快到了。这地方现在属于大许辖地,没有城,也没地名,便是传说中三不管的地方,周围有隰、石、延、绥等州……大抵就在“延_安”东部黄河岸边,应该属于陕北?
……无定河汇入黄河的这段下游,已经属于平夏政权的地方了。无定河上游大致是东西流向、下游大致是南北流向;下游这段在黄河西侧。
沿着无定河而上,不久会到达绥州:夏州政权占据的城。绥州在大里河和无定河交汇处,郭绍发现中国的城池就喜欢建造在这种河流交汇的地方。
溯无定河继续而上,另一个河流交汇的城池:银州。
银州便大致属于大臣们口称的“横山地区”了。郭绍以前压根没听说过有“横山”这么一处山脉,在东京时通过多次了解,认为这里根本不算山脉,而是山区丘陵地区,多沟壑;为何会被古人称作山脉,大约是因为这片地区是从山区向北部牧场高原过度的地方。
横山地区是平夏的主要农业畜牧区,党项得到这片多沟壑地方后,实力增大很多。
无定河从银州往上游,便大致是东西横流。再上游才是党项的中心:夏州。晋朝大夏国筑“统万城”为都城,就是那时建造的城池。它在无定河北岸,应属高原地区。
按照郭绍的记忆,夏州北边,应该就是鄂尔多斯草原了……这地方他印象很深,房地产泡沫很大,称鬼城,以前常见新闻报道。
就在这时,王朴来了,他的话音打断了郭绍的胡思乱想:“臣为陛下引见一人,请陛下示下。”
郭绍听是王朴引荐,问也不问便径直道:“叫他进来罢。”
不一会儿,一个皮肤黑黄,身躯魁梧的大汉弯腰走了进来,跪伏在地道:“末将折黑哥叩见陛下,吾皇万寿无疆……”
郭绍道:“起来说话。”又转头看向王朴。
王朴躬身道:“折黑哥是横山羌人,不过很早就是折家的奴仆,常随折德扆之父折公出征,作战勇猛,遂为裨将,赐姓折。折德扆派来的人,而今他与汉人无异。”
折黑哥道:“折公待末将如子,常言炎黄帝时,羌人与汉儿本无区别,而今末将既入华夏,则为赤子。”
郭绍立刻说道:“入华则华,入夷则夷。折公之心,亦为朝廷与朕之心。”
折黑哥道:“末将年少时在横山长大,知党项风物人情。陛下诏书至灵州,下旨节帅戒备防务,节帅便派末将前来投陛下,愿能为陛下亲征夏州效力。”
郭绍心道不知道带领别国军队打自己人是什么感觉,不过汉儿这边带路_党也不少,不足以为怪……折黑哥毕竟在汉人这边呆太久了,同化还是有效果,如果没有了党项独立的政权,估计效果更好。他不动声色地点头道:“折节帅忠心可嘉。”
折黑哥拜道:“据末将所知,横山党项人比平夏(银州以北的牧区党项)人口更多,盛产铁器、粮食,民风勇悍,也是夏州步军的主要兵源之地,陛下察之。”
王朴道:“后唐时,中原便察觉了党项日渐成势,曾调大军讨伐。围攻夏州时,周围遭党项四万余骑袭扰,道路、筹粮两难,而当时中原混乱,后唐朝廷无力以持,只好找了许多借口退兵放弃。
臣估算,时至今日,党项极度坐大,加上横山羌步军、河西党项援军,最大可以聚集的兵力可能达到十万之众!”
郭绍沉吟道:“此战党项当然会用尽全力。不过兵力不能只看人数,我大许朝治四百余州,养十几万精兵尚且感觉国库紧张。党项地盘人口只有那么大,就算能动员起十万人马,装备训练必定很粗陋,应该就是一些平素耕牧的壮丁聚集凑合而成。
大许百战禁军精锐,训练有素,勇猛善战,装备粮秣皆为天下最好。不惧也!”
众人拜道:“陛下英明。”
郭绍也想动员几十万大军吓死敌国……如果国库能富裕到无视运输的话,不计代价用百万民夫供应前线军需即可。
他说道:“十万敌军罢了,就怕他们没胆子干脆地决战!”
(https://www.20wx.com/read/642332/15399478.html)
1秒记住爱你文学:www.20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0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