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文学 > 世子很凶 > 第九十三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

第九十三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


    转眼已经入夜,长安城内陷入死寂,千街百坊宵禁,见不到一个人,所有人都躲在屋里,噤若寒蝉的从门缝里观察着外面的局势。

  望江台上发生的事儿,即便是大字不识的百姓,也明白意味着什么。

  不说杀了皇帝,哪怕只是行刺皇帝,也是诛九族的大罪。

  可杀皇帝的人是肃王的儿子。

  肃王许烈至今仍名震三国,被百姓津津乐道,是给大玥打下万里疆域的第一功臣。

  二十万西凉军是大玥的门面,大玥最能打的军队,北齐至今都是一半兵力防肃王,一半兵力防大玥其他的各路兵马。

  肃王若是造反,肯定没法当皇帝,因为朝廷兵马加上其他六路宋氏亲王的勤王军一到,仅凭西凉二十万人守不住关中道。

  但肃王若是造反,能不能打进长安城,长安城的百姓第一个念头就是——能!

  曾经横扫天下的许家军,若是连三座关隘、一个长安都打不下来,那就不叫许家军了。

  肃王的儿子杀了皇帝,罪该万死。

  可杀了肃王的儿子,肃王儿子王妃全死,一个孤家寡人能干出什么事儿,是个人都清楚。

  忠烈也是有限度的,肃王一反,就是关中道几百万军民和肃王同归于尽。

  肃王敢干这事儿,朝廷却不敢。

  但是即便肃王不反,弑君之罪,不杀肃王的儿子不削藩,朝廷威严何在?

  好在这个难题,不需要长安城的百姓来考虑,也没资格考虑。

  能处理这个问题的,只有站在太极殿上的满朝文武。

  但这个问题,显然不好解决。

  皇城之内灯火通明,已经到了关闭宫门的时间,满朝文武却依旧在金殿之中如同没头苍蝇般的争论。

  从城外回来到现在,百官几乎连水都没时间喝一口,心急如焚的想探讨出一个对策来应对肃王。

  其实这事儿梳理起来也简单。

  肃王世子杀皇帝,于情于理都该把许家满门抄斩。

  可这个命令谁敢下?

  怎么让肃王许悠到京城来赴死?

  不能让许悠来京城赴死,那就只能发兵打过去。

  一发兵,肃王不反也反了。

  肃王一反六十年的太平便毁于一旦,最后会演变成啥样谁都说不准。

  只杀许不令不怪肃王,肃王还是可能会反。

  而不杀许不令,谁敢开口?

  皇帝都被宰了,还忍气吞声不杀许不令,朝廷还有个什么用?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打还是不打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哪怕是三公九卿也不敢擅自下结论,也没资格下结论。

  就这样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争论到晚上后,太极金殿中终于慢慢达成了一致——先找个能拿事儿的人。

  金殿上人头攒动,平日上朝不上朝的王公全来了,还有宗室的老人。

  太尉刘平阳在人声渐渐压下去后,终于站了出来,朗声道:

  “诸位,国不可一日无君!再争论下去,六路亲王抵达长安,会是什么场面都清楚,圣上未立皇储,如今当务之急,应是定下一明君昭告天下,以免整个天下陷入火海狼烟!”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安静下来,才察觉到现在形势的不妙。

  先不说肃王反不反的问题。

  宋暨没有皇后和嫡长子,因此一直没有立下皇储。

  若是六王抵达京城前,龙椅上还是空的,那就没朝臣说话的份儿了,六位宋氏亲王都有资格继承大统,基本上谁先到京城谁就是皇帝,而且名正言顺。

  在这个前提下,六位亲王肯定马不停蹄的往长安赶,而且可能肃王还没杀到长安,距离长安最近的魏王和楚王路上就先打起来了。

  还有可能六王都不动,等着肃王把长安破了,把先帝这一脉杀干净,然后六龙夺嫡。

  为了争夺龙椅,出现什么匪夷所思的情况都理所当然。

  天下大乱和皇位比起来不值一提,反正打来打去皇位也是宋家的,没有君主诏令,六王凭什么听你们这一帮子外姓朝臣的调动?

  察觉到这个情况,满朝文武顿时焦急起来,肃王反不反先不管了,消息传出之前,先把六路宋氏亲王稳住再说。

  只要长安城有天子,六路藩王就不敢名正言顺的过来抢,不然得位不正坐不住。

  反一个肃王,总比六路亲王一起反要好。

  一时间,太极殿中安静下来,百官左右四顾,目光渐渐锁定在站在宫殿角落,脸色带着哀意,泪流满面的燕王宋玉。

  要选君主肯定得姓宋,因为宋暨没有立下皇储,长安城中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也就几个庶出的皇子和燕王宋玉。

  崔皇后英年早逝,没有留下皇子,几位小皇子的母妃,都是出身小世家或者官宦之家。

  按理宗族礼法,没有嫡长子就立长子,但宋暨的长子也才六岁,穿上龙袍也拿不住事儿,也没有母亲那边的外戚依仗,上了位也没用呀。

  而宋玉则不同,宋玉是先帝的嫡次子,和宋暨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当年都是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现在自然也有。

  论文韬武略,宋玉一直才气过人,不争不躁,常年在国子监教书。

  论为人自不用说,‘当代真君子’无人不知。

  哪怕是手腕比宋暨差些,也比六岁的小娃娃强。

  百官思索了一圈儿,此时在长安城,又能站出来主持大局的皇位继承人,好像只有宋玉。

  不过这话显然是不能直接说出来的,因为拥立弟弟当皇帝而不是皇子,总的来说还是有点不合适,若是谁说出来最后被否决,小皇子继位长大后,是个什么下场都清楚。

  于是乎满朝文武,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大殿角落,等着宋玉自己站出来。

  只是宋玉看起来并没有争皇位的心思,只是面带哀色,不停掉眼泪,看来被亲兄弟的死伤的不轻,还没缓过来。

  不少朝臣叹了口气,又把目光投向了在场官职最高能拿主意的人。

  按理说这时候,没有皇后,皇帝的嫡母萧太后该出来做主,开口请宋玉继位,宋玉婉拒几次,然后无奈登上皇位。

  可萧太后前些天跑到避暑山庄去了,可能还没收到消息,而且萧太后是萧楚杨的妹妹,让太后拿主意,不就是让萧楚杨拿主意。

  于是乎,满朝文武都把目光聚集在了三公之上,等着这三人的答复。

  朝堂的最前方,太尉刘平阳默不作声,没有第一个开口,因为现在的人选只有宋玉,局势走到这里,不需要刻意操盘了。

  稍微沉默片刻后,御史大夫崔怀禄叹了口气,上前准备说话。

  而就在此时,百官之首,当朝宰相萧楚杨就站了出来,沉声道:

  “国不可一日无君,按照礼法,当接皇长子宋玲入宫继位,诸位,可有异议?”

  ???

  满朝文武都是有些莫名其妙——形势都这么明朗了,你萧家拥立小皇子,这不得罪宋玉嘛?

  宋玉满是哀色的脸微微一沉,眼神瞬间暴怒,又连忙遮掩了下去。

  刘平阳有些急了,连忙想上前插话,御史大夫崔怀禄也开口道:

  “我附议。”

  朝堂上顿时掀起了些许嘈杂声,有些弄不明白情况。

  明明此时立宋玉最合情合理,为什么要立个屁事儿不懂的小皇子?想要控制年幼君主左右朝堂,也得挑个太平日子,这长安都快没了,一个六岁小皇帝,怎么号令六位亲王?

  可三公之中两个都站出来拥立皇长子,按照礼法也确实该如此,他们也不敢随意驳斥得罪新君,只能看向掌管大玥军伍的太尉刘平阳……

  


  (https://www.20wx.com/read/643590/568932732.html)


1秒记住爱你文学:www.20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0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