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文学 > 满唐华彩 > 第514章 护驾

第514章 护驾


第514章  护驾

        李隆基近来常常梦到薛白,他虽逃到了蜀郡,依旧离不开戏曲、诗赋、骨牌、炒菜,每当白日的欢娱结束之后,夜深人静,他总会想着薛白似乎会跑到他的御榻上、与他豢养的美人们翻云覆雨。

        一生雄才大略,晚年岂可遭小儿侮辱至斯?

        这个意念支撑着他的老迈身躯,使他振奋精神,决心励精图治,早晚提雄师入长安,扫清叛逆,恢复往昔荣光……

        “太上皇,不好了!”

        宦官急切的脚步声惊扰了宁静的夜,殿门才被推开,风便裹挟着远处的嘶喊声吹来。

        一生经历过太多变乱的李隆基经验丰富,当即意识到又有叛乱了,起身怒叱道:“薛逆遣人来了?”

        “听闻是益州民乱。”

        李隆基不信,遂亲自登上行宫中的玄英楼去观阵。

        玄英楼是行宫中新起的一座高楼,建在凤凰山上,可远眺府江与锦城风物,更重要的是能够及早的看到来犯的叛逆。可见数十年的权力斗争,让李隆基早已预料到了今日之祸。

        他登楼眺望,能看到从益州城中杀出来的数千乱兵,明火执仗,很快便包围了行宫。

        同时,护驾的文武官员与将领们也赶到了。崔圆、卢杞年轻力壮,比别的臣子们更快跑到李隆基面前,以紧张兮兮的姿态护住了李隆基。

        “臣等护驾来迟,请太上皇赐罪。”

        旁人比他们来得更晚,若是连他们都要被赐罪,那旁人更是罪该万死了。李隆基不可能在此时对臣工们兴师问罪,遂道:“赐你等无罪,起来说破贼之策吧。”

        卢杞早已得知了前因后果,知道是自己的政策逼反了一些益州兵民,耳听着这句赐他无罪的话,略过叛变的原由不报,道:“臣以为这些兵民之所以反,乃是受人蛊惑,一时激愤。太上皇只需下诏谕降,令其迷途知返,赦其无罪,赏赐财物,便可招抚他们。”

        李隆基眼看那阵势闹得很大,恐危胁到自己的安危,遂允了卢杞所言,命他去招降叛逆。卢杞连忙安排韦都宾等人去向郭千仞许诺。

        正此时,韦见素、张垍等一众大臣赶到了。

        “太上皇,臣以为此番变乱万不可谕降,唯有坚决平叛!”韦见素一看卢杞派人去谕降,当即拜倒进言,道:“太上皇幸蜀,实为筹措粮钱军需以平胡逆,然不知情者误传为避祸。今若招抚叛逆,必损太上皇之天威,亦坠大唐之国威。”

        “臣附议,唯诛贼首,方可儆效尤。”

        听他们这么说了,李隆基觉得也有道理,便让卢杞先把韦都宾招回来。

        然而,随着动天声势,叛贼竟已杀入行宫,向玄英楼杀了过来。宫门守将匆匆赶来,大步登楼拜倒在李隆基面前,道:“臣有罪,新募之兵不堪一战,臣请太上皇暂退……”

        “昏君在那里!”

        忽然有呼喊声打断了禀报,那是有新招募的禁军在给叛贼引路,很快,叛贼便往玄英楼这边包围过来。

        “嗖。”

        隔着颇远的距离,一支箭矢射在了玄英楼的栏杆上。其后一名身量普通的男子大步冲了进来,大喊道:“叛唐者益州兵贾秀,昏君受死!”

        他原是一个籍籍无名之人,随着这一喊,他的名字也就将流传下来,只能说是“盛世求活命,乱世唯留名”了。

        此时,宁亲公主也随着张垍伴驾在李隆基左右,眼看那箭支还在栏杆上巍巍发颤,吓得不轻,连忙推着张垍,道:“驸马,保护阿爷和我啊。”

        张垍既不愿冒险,也不想出风头,本是颇低调地侍立在左右,连忙拉了拉妻子。

        宁亲公主偏偏继续道:“驸马你文武双全,正是建功立业之机。”

        随着她这句话,众人纷纷看了过来,李隆基眼神中还泛起了欣慰之色,道:“朕当年本欲以贤婿为宰相,为杨国忠所误,今日正可让百官见识驸马才干。”

        都到了如此地步了,张垍只好硬着头皮出列,奉旨去击退叛贼。

        所幸,他从灵武前来出使,身边带的人颇多,其中有家仆张寅,乃是张家供奉多年的壮士,十分勇猛。为报张家多年的大恩,张寅带人冲杀在前,为禁军榜样,鼓舞士气,很快与贾秀杀在一起。

        此时玄英楼的周围站的都是权贵,众人屏息以待,看着几个小人物与士卒们拼死相搏,决定他们的命运,也决定大唐的命运。

        “贾秀,我来助你!昏君拿命来!”

        终于,郭千仞杀至,当即支援。

        张寅见状,大吼一声,奋力一刀劈下,在郭千仞杀到之前斩杀了贾秀。

        “朝廷走狗,该死!”

        郭千仞大怒,率部上前便斩翻了张寅。

        张垍眼见忠仆已死,不敢再停留,连忙后撤。他一身紫衣在人群中甚是显眼,郭千仞当即举刀向他砍去,喝令不可走了这高官,叛贼们箭雨齐射。

        混乱中,张垍大腿上中了一箭,吃痛之下,他觉得自己一生做的最大的错事就是迎娶了宁亲公主。

        “驸马!快,带驸马走。”

        然而,也就是他驸马的尊贵身份,使得禁军们纷纷拥来,护着他撤上了玄英楼。

        而此时,陈玄礼已赶到,挥兵杀向叛贼。那些叛贼本就是乌合之众,也就是突然起事,打了官兵一个措手不及,才能杀进行宫。正规官兵一到,他们很快就败退了。

        一场叛乱,迅速被平定了下去。然而,远远却传来了大喊声。

        “府库开了!”

        ~~

        行宫中火光通明。

        当陈玄礼忙着救驾,不免疏忽了府库、内帑的防备。而叛乱的乌合之众们本就少有敢与太上皇以死相搏的,更多人跑去抢掠,且大有所获。

        趁着禁军在护驾,他们手里捧着金银珠宝、颈上挂着玛瑙玉石,欢呼着冲出行宫。而守备在外的剑南士卒们赶来支援,见状,又纷纷抢夺着叛贼,场面一片混乱。

        另一方面,许多剑南士卒眼看着太上皇幸蜀这短短的时日内便聚集了如此多的宝货,不满的情绪也快速地蔓延开来。

        “府军有这么多钱财,为何还克扣我们的赏赐?!”

        “禁军的兵饷比我们高那么多?朝廷有钱却一直说没钱……”

        事实上,李隆基既要封赏官员,恩赐禁军,收买人心,还要防备吐蕃,又要准备平定关中,而且还维持着他一惯以来的奢侈生活,用度确实是捉襟见肘,非常缺钱。

        只能说,这些普通士卒是没见过大场面,见了府库里能让他们一生富足的钱财,就误认为太上皇富得流油了。

        往日有将官贪墨少发放了些钱粮,或者禁军的待遇比剑南军高,大家都能忍,今日一看,顿感心酸。

        这或许才是郭千仞之乱带来的最大影响。

        郭千仞率领着残兵败将逃出行宫,听着身后滚滚的马蹄声,心中焦虑,不得不考虑下一步怎么办。

        他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個小人物,一怒之下,干了造反的买卖,可推翻大唐自己当皇帝肯定是做不到的,他既没有那样的才干,也没有那样的威望,今夜即使胜了,等到诸地官兵回援,也必死无疑。

        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肯定是回不了头了,投降只有死。

        思来想去,郭千仞发现他只有三条活路。

        一是西去投奔吐蕃,这是最好的办法,吐蕃必能给他高官后路,可他虽只是一普通人,却也有大义与底线,想到往后若要带着吐蕃人进犯益州,为乡亲所耻,他当即摇头断了这念想;二是往北去投奔史思明了,只是路途太过遥远,背井离乡,实在不是他所愿;三是进入西面的群山,落草为寇,往后便躲在山窝里不出来了,可惜再不能与老友们打骨牌……

        “向西逃!”

        他却没想过往关中去投奔薛逆,也许是在他内心深处觉得长安朝廷比太上皇更像大唐正统吧,可他如今已经反了大唐。

        队伍一路向西,渐渐地,能看到眼前的群山千仞。

        山林中,忽然一小支人马斜斜杀出,吓了郭千仞一大跳,然而,下一刻,对方竟是向唐军杀去,接应了他们。

        “有伏兵!”

        追逐郭千仞而来的唐军将领大惊失措,连忙停下。

        郭千仞不敢久留,也不去管那援兵,径直领残兵窜入山谷。

        好不容易甩开追兵,他们驻马歇下,不多时,却有人来禀道:“将军,有人来投奔我们了!”

        “是谁?”

        “小人不知。”

        “那你知是来投奔我们的?”

        “故事里不都是这么说的吗?汉高祖举事,名士纷纷来投。”

        来的是一个身材高大、面容粗犷凶恶的汉子,像是一方大将,杀气腾腾,比郭千仞要威风得多。

        甫一见面,来人便问道:“将军举兵叛唐,驱赶太上皇,敢问往后有何打算?”

        “往西山落足。”郭千仞答道。

        “哈哈,我还当你是有上进心的。”

        这人正是姜亥,他没想到自己辛苦谋划、仔细布局都没能办到的事,眼前这个益州小将官不管不顾就开始办了。

        只能说世间自然发生的事,比预谋要更加阴差阳错、更加荒谬。

        被郭千仞这一打草惊蛇,李隆基必然要调动更多的兵力防备,姜亥原本的计划反而更加难以施行了,他一方面派人去通知严武尽快赶来,另一方面,也打算收编郭千仞的人马。

        “你举兵起事倒是痛快,可现在柘州、静州防备吐蕃的兵马要是回师,你怎么办?”姜亥道,“马上要入冬了,你既无粮食,也无驻地,到时又怎么办?”

        郭千仞遭了嘲笑,也不生气,反而诚心诚意地发问,道:“敢问明公,该如何上进?”

        ~~

        行宫中戒备森严,更加难以被强攻。

        <div  class="contentadv">        变乱之后,候见的官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宫门外,商议着什么。

        “卢杞误国必不可留了。”

        韦见素掷地有声地道:“我欲奏禀陛下,贬谪卢杞,伱等可愿与我一同进言?”

        张垍腿上受了伤,脸色因失血而有些苍白,他不顾伤势跑来与韦见素商谈,正是打算除掉卢杞,当即应道:“兵变皆因此奸佞所起,自当除之。”

        与他们在一起商议的还有刚刚平定了叛乱的陈玄礼,他话不多,只是点了点头。

        此事就这般说定了。

        三人以前在长安,斗的都是李林甫、王鉷,最不济也是杨国忠这样的巨奸。卢杞年纪轻资历浅,骤登高位,又岂能是他们的对手。

        尤其是张垍,这次受了伤,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该拜相,主导朝政了。

        与此同时,有人正远远地望着他们商议的这一幕,之后禀报给了更先一步准备觐见的卢杞。

        这便是卢杞在党同伐异这方面的厉害之处,更早之时,同僚们还在关注着其它正事,他已经事先安插好眼线要排除异己了。

        此时听得消息,卢杞大惊,之后,眼珠子一转,整理了衣冠,从容去见李隆基。

        “太上皇,郭千仞由一支伏兵接应而去了。”

        李隆基面色一沉,显出怒意来,道:“一个益州城门守备官,也能有这样的声势吗?”

        卢杞道:“臣以为,郭千仞只怕是勾结了薛白或是吐蕃人,否则如何敢犯下这大逆不道之罪?臣原以为他败后会北去,如今却是西归,想来此贼投奔了吐蕃。”

        闹了一整夜,李隆基已疲惫了,他毕竟是这个年纪,喜欢像李林甫那般能独当一面的臣子,对卢杞也是寄予了这样的厚望,问道:“你可有计议。”

        “吐蕃此前曾遣使求盟,称要助大唐平定安禄山,朝廷疑之有诈推拒了。”卢杞道,“如今太上皇击败了郭千仞这个吐蕃内应,又遣兵将守住柘、静等州。所谓恩威并施,太上皇既展天威,何不遣一大臣出使吐蕃?不费兵马钱粮,解决一大患,如此,可专心平定关中。”

        李隆基听了,觉得颇有道理。

        他心思都在长安,能不费一兵一卒暂缓边境冲突,最好不过,遂道:“卿以为派谁前往?”

        卢杞道:“臣愿往!”

        他的态度却很坚决,诉说了一番愿为李隆基效死的决心。可他在汉中立下了救驾的大功,李隆基不愿让他去冒险,摇头道:“朕岂能派卿前往?”

        “此事关乎重大,必然得派重臣,最好还是宰相。是否臣相貌不佳,年纪太轻,不能彰大唐国威?”

        卢杞这么一说,意见就很清楚了,韦见素是宰相,又相貌堂堂、风度翩翩。

        “韦仆射倒是合适……”

        “就派韦见素去。”李隆基很快做了决定。

        卢杞眼珠一转,似偶然想起般地闲叙道:“今日看张驸马,家中忠仆竟个个都是勇猛异常。”

        李隆基当即眯了眯眼,闪过些忌惮之意。

        他一向对张垍这个驸马有所猜忌,此时更是想到了当年张垍庇护薛白一事。

        ……

        等到韦见素、张垍等人觐见,便见卢杞站在一旁。

        他们心中自信,只是略略瞥了一眼这个年轻人,正要开口将他贬到南方偏僻之地历练几年,太上皇却先开口了。

        “朕有意让韦卿出使吐蕃,卿意下如何?”

        韦见素一愣,在应对之前,他不自觉地又看了卢杞一眼。这一次,他恍惚了一下,觉得自己仿佛又看到了李林甫。

        一切似乎都变了,圣人历经大乱,幸蜀,成了太上皇。一切似乎又没变,帝王之心还是那颗帝王之心,宰相还是那个擅于敛财、党同伐异的宰相。

        甫一交手,韦见素、张垍就意识到自己败了,他们一直就没赢过。

        ~~

        数日后,韦见素带着一队使者西向。而在群山之间,也有另一队人正在东进。

        忠臣随着落日消失在山间蜿蜒的古道上,乱臣贼子登上东山,再次俯瞰着蜀郡行宫。

        严武满脸风尘之色,举着千里镜观察了许久,也不知在想什么。

        “怎么就带这么一点人回来?”姜亥问道。

        “做这种事,人多了反而容易泄露消息。”严武道,“且吐蕃人大举来犯,柘州的防备不可疏忽了。我是佯装受伤,把兵马交给王天运,悄悄退回来。”

        “谨慎。”姜亥道:“但行宫不好强攻,郭千仞已经试过一次,打草惊蛇了。”

        “不。”

        严武接过探马送过来的情报,看了一会儿,道:“有人在帮我们。”

        “谁?”

        严武很快有了动作,他让郭千仞去挑衅官兵,之后退到深山之中。

        禁军有守卫太上皇之责,不能来追剿,李隆基果然命崔圆派剑南军将领兵进入群山之间讨贼。郭千仞熟悉地势,早隐匿起来,剑南军不能找到这些叛贼,只好回去禀报叛贼已经逃远。偏偏这时,郭千仞再次出兵,摆出随时攻击行宫的姿态。

        剑南军不少将领因此受到责罚,两次三番之后。崔圆便命剑南军把防线拉得很远,以确保行宫的安全。

        此前行宫府库遭劫,兵饷、赏赐本就不足,剑南军眼看禁军守卫行宫清闲又领丰厚的俸禄,再看自己这支军队,多年戍守边疆与吐蕃搏杀不提,还千里南征讨伐南诏,立下赫赫战功,以性命去换取的只有微薄的兵饷,不免怨声载道。

        是日,崔圆再次催促出兵讨伐郭千仞,军中将领却不为所动,聚在一起议论不休。

        “听说了吗?驸马张垍立下了护驾的大功,甚至被伤到了要害。可太上皇非但没有赏赐,还免了张垍的同平章事。”

        “太上皇惯来信任卢杞小人,言路闭塞,于与当年信任李林甫何异?”

        “郭千仞虽叛,本就是卢杞敛财所逼迫。与其让我等讨郭千仞,不如讨卢杞。”

        “嘘,那便是清君侧了,你要造反不成?”

        此时,有一员校尉目光闪动,犹豫片刻,开口道:“诸位将军小人有一番话……”

        “说。”

        “将军们忘了不成?庆王已在长安登基,使关中安定,是为大唐天子。而辅佐天子东讨胡逆、西征忠王的,正是雍王,当年平定南诏之乱,剑南军虽属鲜于节度,却也算是随雍王立下战功。称得上一句‘旧部’。”

        听到“旧部”二字,众人皆是眼睛一亮,那校尉的声音顿时都显得有感染力起来。

        “太上皇老迈,先信安禄山,后信卢杞。今我等何不保护太上皇回长安,祭列代先皇?安天下人心,建大功于天子,此为忠;使天家父子团聚,此为孝;述旧情与雍王,助他平定胡逆,此为节;放赏赐于将士,恩养父母妻儿,此为义。忠孝节义皆全,岂非好过遭奸佞之欺凌?”

        “好!”

        当即就有人拍案而起,大喝道:“国家多难,我等岂可避于蜀地?当奉太上皇回京,征讨乱臣贼子!”

        “做了!”

        军中多是莽夫,更何况多日的郁气压在心头,众人很快聚起了数千人,不管不顾地冲向行宫,以护送太上皇之名,欲行造反之实。

        人仰马嘶之后,马蹄声滚滚,连那个出言怂勇的校尉都惊呆了。他自己都没想到一番话会造成这样的局面,连忙飞马西去,报于严武。

        严武得知消息也是惊诧,生怕这些剑南军激愤之下伤了李隆基,若如此,则长安天子、雍王的大义名份必然严重损伤,十分不利于大局。

        “快!随我护驾!”

        严武当即翻身上马,召集人马,赶往行宫。

        他这做派倒显得正气凛然,仿佛无比忠诚于太上皇一般,姜亥听得咧嘴而笑,暗忖如此一来,郎君最担心的名义问题算是解决了。

        “走!护驾!”

        郭千仞愣一愣,拿起唐军的头盔套上,当即也跟着大喊道:“护驾!”

        ~~

        “太上皇,不好了!”

        再次听到这样的惊呼,李隆基停下了手中的羯鼓,不耐烦地问道:“又出何事了?”

        “回太上皇,叛乱了……这次是剑南军叛乱了。”

        李隆基那双按在鼓面上的手不由地捏紧了,感到有些愤怒,他怒上天如今总喜欢给他这个天子挫折。

        “召陈玄礼来,朕倒要看看剑南军因何而叛。”

        说着,他起身再次走向玄英楼,尚未到,已能听到行宫外远远传来的“奉太上皇回京”的呼喊。

        “护驾!”守在行宫大门的禁军们纷纷大喊。

        很快,杀过来的剑南军们大呼道:“我们才是来护驾的!”

        一时之间,漫天响着的都是“护驾”二字,落在李隆基耳朵里,他却更觉可怖。


  (https://www.20wx.com/read/648580/96479263.html)


1秒记住爱你文学:www.20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0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