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文学 > 糜汉 > 第四百一十一章 主动出击 夜郎自大

第四百一十一章 主动出击 夜郎自大


  !--go-->

  高定与孟获俱是南中境内赫赫有名的豪帅。

  在二人之中,高定乃是越嶲郡中彝人的一部首领,故南中境内的人通常都会称呼高定为蛮王。

  由于高定并非是汉族,故而在南中诸郡的诸多豪帅之中,高定是对刘备最不臣服的那一人。

  建安二十二年时,高定便曾率大量夷军攻打新道县,那一次他是被李严越郡打败从而退走。

  由此可见,高定早就有率军进犯益州北郡之心。

  当然从这点也可以看出,高定本身实力之强横,如果实力不强横的话,高定当年也不会有自信单独率军攻打新道县。

  哪怕当年一战高定折损了不少兵马,但在这次南中三郡皆叛的情况下,三郡叛军中还是以高定的实力最强。

  至于孟获,他在南中一带的威名丝毫不比高定低。

  在以往刘备收到的上奏中,地方官员在讲到南中局势时,时常亦会对孟获冠以“蛮王”一词。

  其实这点是不太准确的,因为追本朔源,孟获与高定不同,他乃是汉人。

  孟获出身益州郡孟氏,而益州郡孟氏乃是数百年前朱提孟氏的一支分支。

  当年因为战乱,朱提孟氏分出一支族人南下益州郡定居,从而形成了益州郡孟氏。

  从这一点来说,孟获的出身与雍闿是颇为相似的。

  毕竟朱提孟氏也是益州的大姓之一。

  但孟获之所以会被南中人称为“蛮王”,乃是孟获的先祖采取了与雍闿先祖不一样的发展方式。

  在带领族人来到益州郡定居后,孟获先祖便借着他们带来的先进生产力,取得了当地彝族民众的信任。

  随着数百年的特意融合与相处之下,益州郡孟氏在当地彝人中有着十分高的威信。

  后来孟获先祖为了加强自身家族的实力,便渐渐对外宣称自己乃是益州彝人的首领,并且他带领族人也在不断学习当地彝人的风俗。

  由于孟氏先祖在当地彝人中的威信,那种宣称一开始可以看做流言,但在当地彝人默认的情况下,时至今日,孟获已然是益州郡彝人中名副其实的首领。

  而按照春秋的观点:“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孟获先祖的举动,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是在主动放弃他的中国人身份。

  时人称呼孟获为蛮王,算不上错。

  正因为孟获这种既为汉人又为彝人的特殊身份,故而自孟获成为孟氏一族的族长之后,他在南中一地可以做到左右逢源,导致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这次之所以不是雍闿领兵北上协助高定,也是因为孟获的这层身份。

  雍闿与高定是政治盟友不错,但雍闿是华夏人,高定是彝族人,他们之间天然存在着矛盾。

  现在他们会联合在一起,只是因为曹魏抛出的巨大利益而已。

  可他们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所以无论是高定还是雍闿,他们都是不太想见到彼此的。

  孟获在高定面前可就没这层隐忧了。

  并且高定在看到是“同族人”孟获领兵前来协助他后,他感到十分开心。

  可不管高定之前如何开心,在得知诸葛亮领兵进驻僰道的军情后,现在他整张粗狂的脸,都快挤成一块麻花了。

  这是愁的。

  愁闷之下,高定下意识看向坐在一旁的孟获,然后用彝语问道:“孟王,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当世是有通用的官话的,并且有个很响亮的名称——正音雅言。

  从这名称就可以看出来,这种语言大多是世家子弟才能学习的。

  高定虽是蛮王,在越嶲郡中可以为所欲为,但并非华夏世家出身的他,在成长的时候是没有渠道学习正音雅言的。

  而后来高定长大后,由于他对华夏的敌视,所以他未曾主动寻找华夏士人学习过正音雅言。

  因此可以这么说,高定与南中的任何世家子弟交流,都有着很大的障碍。

  这也是雍闿看不起高定的原因之一。

  不过在孟获面前,高定就没有这种烦恼了。

  身份特殊的孟获,会的语言可多了。

  孟获是一位身材魁梧不输高定的壮汉,甚至为了迎合当地彝人的审美,孟获并没有穿着华夏服饰,反而是一副披发左衽的装束。

  披发左衽,乃是当世异族人通用的装束,在华夏的文化观念中,是一种很羞耻的装扮。

  他的这个表现也代表着在他这一代时,孟氏族人被当地彝人同化的有多严重。

  只是孟获虽然外表如高定一般粗勐,但出身世家的他,智商还是比高定高出一些的。

  孟获在听完高定的询问后,他的眼珠子不停转动,似乎在思考着一些计策。

  在思考良久之后,孟获大笑着拍着自己的腿对高定言道:

  “高王何必忧虑,现在虽然诸葛村夫领军进驻僰道,但他从未带兵打仗过,我们怕他作甚?”

  “以往诸葛村夫远在南安,我还正愁不能生擒他献给天朝使者,现在他自己送上门来,真是天助我也。”

  在孟获说这番话的时候,他的言语中流露出强烈的自信。

  可能是受到孟获言语中自信的感染,又可能是孟获的话正是高定心中所想的,所以在听完孟获的话后,高定的脸上也流露出一些笑容。

  只是高定之所以会感到愁闷,本来就不是因为惧怕诸葛亮。

  高定见四下无人,他便对孟获说道:“孟王说的有道理,可天朝使者要我们尽快拿下僰道,诸葛亮再无能,他带领大军进驻僰道之后,我们要想拿下僰道,那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了。”

  高定口中的天朝使者指的便是来自大魏的使者。

  大魏使者当初在来到南中时,可不是孤身一人前来的。

  他不仅带来了大量金银,还携带着许多官员符节印信。

  凡是异族都有一个通病,那便是相当贪财。

  当初看到大魏使者带来的大量金银之后,高定便早已经被收服,更何况还有那象征着权位的符节印信。

  在大魏使者的权财诱惑之下,现在高定对大魏使者的嘱咐可是相当上心的。

  毕竟那些东西不是白拿的。

  甚至高定还知道在大魏使者的手中有着一道大魏天子曹丕亲自颁发的诏书,诏书内容是谁能拿下成都,那么谁就是新的益州之主。

  对于成为益州之主这巨大的诱惑,谁人能够不被迷乱心智?

  高定心中有着这层担忧,孟获又何尝不是呢?

  益州之主,孟获也想当。

  所以在听完高定的话语之后,孟获便对着高定说出了他刚刚在心中想到的一条妙计:

  “依我之见,不如明日我们就领军北上,去僰道县外向汉军挑战刺探虚实。

  若是汉军不堪一击,我们就趁势拿下僰道县。

  若是汉军不好战胜,我们便退回来汇合其他大军,再筹划下一步。

  这样一来使者将来也不会怪罪我们不尽心为大魏办事。”

  高定在听完孟获想出的妙计之后,他脸上的喜色越来越盛。

  可惜高定没有文化,实在想不出什么词语称赞孟获,他只是大笑着拍掌说道:“好!”

  之所以高定会觉得孟获的计策好,乃是因为孟获的计策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或许从整个天下的视角来看,高定与孟获这两位蛮王的称号,更像是一个笑话。

  他们二人本身也算不上当世的智士,但不代表他们二人就是傻子。

  高定与孟获二人会轻视诸葛亮,但却不会无视。

  更何况就算诸葛亮无能,但高定与孟获二人听说,在诸葛亮的南征大军中,有着一部来自梁州的精兵。

  糜旸的威名高定与孟获可是听过的,对于他派来的精兵,他们不可能会轻视。

  故而孟获才想着先与诸葛亮打上一场,试探下敌军的虚实。

  或许对于其他大军来说,这一仗若是打败了,有可能会让他们遭受重创,但对高定与孟获来说,他们却不会有这个担忧。

  因为他们的部众,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他们的族人,对他们的归属感很强。

  除非他们二人身死,否则他们的部众是不会轻易归顺诸葛亮的。

  而只要他们的部众不想归顺诸葛亮,那么万一败了就败了,大不了逃入群山中就是。

  对于当地土生土长的彝人来说,这对他们几乎算是一种天赋技能。

  崇山峻岭对敌人来说是天堑,但对南中的彝人来说,却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也是他们最后的天然屏障。

  故而孟获提的计策,可以说对他们百利而无一害,怎么能不让高定感到欣喜呢?

  大笑着过后,高定便让族人呈上来许多酒肉,然后便与孟获一起欢快的食用起来。

  从高定的这副表现来看,他似乎是觉得胜利就在眼前?

  高定不傻,但着实也算不上很聪明。

  ...

  在一夜的欢愉过后,第二日一早高定与孟获便分别带着各自的部众朝着僰道县进发。

  南中一地乃是彝人与汉人杂居的地域,在这里彝人的数量是很多的。

  而南中的彝人又大多聚集在越嶲郡与益州郡中。

  在这种情况下,高定与孟获分别作为两郡的彝人首领,他们手下的部众肯定不少。

  毕竟彝人与汉人不同,由于彝人世世代代生活都颇为困苦,这养成了他们悍勇无畏的性格。

  若真正完全动员起来,彝人甚至连族内的女人也可以上阵杀敌。

  当然目前还未到生死存亡之际,故而两位蛮王并未将族内的所有彝人召齐。

  但在他们召集大部分族人的情况下,两人合军之后总兵力也达到了万余。

  万余大军,这种数量的兵马,放在中原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

  而这万余大军,也是高定与孟获二人心中最大的底气。

  作为蛮王,高定与孟获二人带领族人出征的行军路线,很是不同寻常。

  为了赶时间,他们并未从官道或者从河流向着僰道进发。

  他们在率军离开越嶲郡之后,便一头扎进了犍为郡的大山之中。

  益州南部山脉纵横,这就导致许多官道都是绕路修建的,若是寻常的大军哪怕再赶时间,也只能顺着官道乖乖绕路前进。

  但对当地土生土长的彝人来说,既然山挡在他们的前方,那么便直接从山中过即可,当年沙摩柯领军支援公安时也是这么做的。

  讲究的就是一个直线距离。

  因为彝人特殊的行军路线,不过几日后,他们就来到了僰道县外。

  而因为万余彝人一直在深山茂林中行军,故而哪怕诸葛亮在到达僰道后派出了许多斥候,但那些斥候根本就没办法提前探查到彝人大军的行踪。

  等到彝人大军从僰道外的深山中现行之后,诸葛亮派出的斥候方才探查到他们的到来。

  可这时高定与孟获所率领的大军,已经离僰道县很接近了。

  在探查到有上万敌军突然出现在不远处后,汉军斥候在大惊之余,便立即将这个消息报到诸葛亮的手中。

  就在诸葛亮得知这个消息后不久,一队孟获派出的使者也来到了僰道县外,请求诸葛亮的接见。

  正在召集诸将议事的诸葛亮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有些惊讶。

  蛮人的想法,果真不能按常理推断。

  但最后诸葛亮还是让人将孟获派来的使者带到他的大帐中。

  孟获所派出的使者,乃是他的亲弟弟孟优。

  孟优在被汉军带到诸葛亮的大帐内后,他便见到了坐在上首的诸葛亮及一众大汉的将领。

  在初见到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气度雍容的仪表便让孟优有些心生敬佩。

  诸葛孔明果真如传言中所说的那般,观之相貌不似凡人。

  当世人,比后世人更加看脸。

  只要仪表够好,哪怕是敌人也会心生好感。

  可喜欢诸葛亮的仪表归喜欢,孟优尚未忘记自己此番前来的目的。

  不过还未等孟优开口,帐内就有一人指着孟优的鼻子怒斥道:

  “尔等叛贼,还有脸自称使者乎!

  大汉一向待尔等不薄,尔等为何反叛?”

  怒斥孟优的人,正是诸葛亮的主簿杨仪。

  在杨仪的怒斥之下,帐内的诸多汉将也对孟优怒目而视起来。

  但孟优自小与彝人生活在一起,脾性与茹毛饮血的彝人十分相似,区区怒斥倒还不至于让他慌乱。

  面对着杨仪的怒斥,孟优骄横地抬头言道:“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朝廷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

  幼呵!

  当听到孟优的话语后,杨仪的怒气更加升腾。

  区区蛮人,竟敢桀慢至此?

  什么叫夜郎自大,他今日算是见识到了。

  


  (https://www.20wx.com/read/652574/23941240.html)


1秒记住爱你文学:www.20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0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