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文学 > 大宋小国舅 > 第三百六十八章 实践验证

第三百六十八章 实践验证


这人都总是会成长的,此时的朱玉平,早已不再是昔日那个但凭一己喜好的毛头愣小伙子。

他开始考虑的更多,虽然皇帝的道歉,使得朱玉平有些心软。

表面上,朱玉平只是微微一笑:“姐夫说哪里话来,都是为大宋子民,为江山社稷罢了。”

赵桓很是高兴:“嗯,你能了解朕的一番苦衷自是最好不过了。朕这么做,不过都是为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而已。”

赵桓说的冠冕堂皇,朱玉平必须配合一下而已。当初,不管你是以什么样的理由,你都是想弄死自己。

现在皇帝表面上道歉,为了维护皇权的面子。朱玉平只不过是佯装感动罢了。

虽然是会心软,可心软并不代表原谅。

眼看二人再这么客气下去,势必会互相尴尬。一旁的皇后朱琏,终于开口了。

“好了,玉平这孩子已经说的很是清楚不过。这些粮食作物,能够使得庄稼增产两到三倍。陛下,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么。”

皇后的一番话,不断的在提醒着自己。赵桓不由得越听越是心下火热:“朕知道,意味着二十个百姓养活一个士兵,十个百姓就够了。”

朱玉平却微微一笑:“官家,账不是这么算的。十个百姓养活一个士兵,百姓依旧困苦。将来,百姓们都会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只要官家不大兴土木不对外扩张,咱们大宋的百姓,人人有衣服穿人人有饭吃。”

赵桓“嗯”了一声:“朕说的不是这个意思,之前二十个百姓养活一个士兵。而今十个百姓足以,剩下的可以做更多的事了。或者朕这么说,五十个百姓养一个士兵,到时候兵贵精不贵多。这么说,你明白吧。”

赵桓以为朱玉平不明白,实际上朱玉平非常明白。

按照秦汉时期的家庭规模,一家通常为五口人,在稳定时期,5000户的人口中,实际参与军队动员的士兵大约只有两千多名。这意味着大约12-13个百姓养活一个士兵。

这是基于秦国与赵国长平之战的社会背景的数据。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异常发达,封建经济在走上坡路,使得当时的经济能够供养整个战争规模的长久运行。

但根据秦汉时期的数据和军事制度的一般规律,可以推测在大多数情况下,百姓与士兵的供养比例大致在10:1到20:1之间。

赵桓的意思是,十个百姓可以养活一个士兵,剩下的十个百姓生产力,可以做更多的事。并不是说,要从十个人中,挑选一个当兵。

实际上到了国富民安的时候,朝廷有火器的加持。五十个百姓中,选一个当兵甚至更少就够了。那个时候,就会释放更多的生产力。

皇帝赵桓的意思是这个,有了这些新型农作物,百姓们就不必如此困苦。朝廷也不必节衣缩食,劳民伤财的去供养这些军队。

生产力跟上了,社会才能繁荣稳定。

朱玉平其实听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并不是多少人供养一个士兵的问题、而是,生产力提升,对这个社会带来多大效益的问题。

“官家放心,这些农作物从天南到海北,皆可种植收获。”一旁的万修齐,跟着解释道。

朱玉平也跟着说道:“官家,这些农作物普及与否,就看官家您的了。”

这话足够明白了,新型农作物能否大规模普及。看的,就是皇帝你的决心。

好在这一点,赵桓并没有让他们失望:“朕,自当不遗余力。玉平,这可是关乎于万兆黎民百姓的生计,切不可为千古罪人。朕把江山社稷,把大宋的未来可都交给了你。”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些新型农作物到底怎么样,其实谁也说不清楚。

除了朱玉平,谁都不知道这些农作物的抗寒抗旱以及收获能力。

或许会有人奇怪,城北种植了这许多年。难道说,就一无是处么。城北粮食大丰收,是别地方百姓收入的数倍之多。这些,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没错,在城北这些粮食作物确实大丰收了。这一点没有人能够否认,真要这些粮食种子在全国各地耕种,都如城北这边一样的丰收,那么这天下当真是富足至极了。

问题是,谁也不敢保证,这些粮食种子在城北能够大丰收。在其他的地方,就一样的大丰收了。

要知道,朝廷可是在不遗余力的推广这些农作物的种植的。明年全国江北大半的土地,都会播撒上这些新型农作物的种子。

一旦这些种子出问题,后果将会是不堪设想。若是江北之地,全都粮食减产,那真是灾荒遍地,饿殍遍野了。

到时候他皇帝赵桓就是天下第一昏君,朱玉平就是天下第一千古罪人了。

你朱玉平信誓旦旦,保证这些种子绝对不会出任何的问题。可除了你呢,谁去验证过了?

你万修齐看到城北这两年大丰收,你万修齐敢保证这些种子在别的地方一样大丰收么。怕是万修齐自己,也不敢这么说。

朱玉平作为一个现代穿越者,自然知道这些经过改进的新型农作物种子的优势。问题是,别人不知道啊。想要说服他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今皇帝赵桓能够相信自己,确实也是不容易的。

好在万修齐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可他相信朱玉平。像是万修齐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比如陈琳、韩世忠、李纲他们。

这些人相信的,不是亲眼所见的城北大丰收。而是,他们相信朱玉平。他们相信朱玉平的话,都是千真万确不会祸害百姓的。

要想改变千百年来,百姓们的耕种习惯何其艰难。就算是朝廷有心大力推广,百姓们的耕种意愿是否强烈,这还是个未知数。

最终。经过商榷之下的赵桓,准备明年开春颁布旨意。江北之地的百姓,一半的土地必须用来耕种这些新型农作物。

即便是这样,依旧是会遭到大多数百姓的抵触心理。谁知道朝廷给的这些种子,是否真的有效呢。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验证的。


  (https://www.20wx.com/read/627034/23941286.html)


1秒记住爱你文学:www.20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0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