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文学 > 大宋小国舅 > 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软

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软


朱玉平施礼:“臣拜见官家,拜见皇后娘娘。”

这里是正式场合,即便是自己的亲姐姐,也得行君臣之礼。

赵桓毕竟是内心愧疚的,他看到朱玉平来了,先是看来皇后一眼。待得看到皇后满眼关切的样子,赵桓慌忙开口:“快快平身,玉平啊,快看看这粮食竟如此丰收了哈。”

就连陈琳都听得出来,赵桓在没话找话。这狗皇帝的内心,其实是愧疚的。

朱玉平倒是装作若无其事的站起身,一旁的朱琏大为的心疼:“玉平啊,你瘦了。”

朱玉平微微一笑,他并不想让姐姐担心:“我好得很,吃得好睡得好,姐姐不必担心。”

万修齐也看出了气氛的尴尬,慌忙打着圆场:“官家请看,这些红薯食用之法,还是请小国舅来说说吧。臣和百姓们对于红薯的耕种技术,都是小国舅教授的。”

赵桓轻咳一声,也慌忙岔开话题:“是啊玉平,你来的正好。朕听万修齐说,这红薯也可做主食,  不知该如何食用。”

这是关乎于国民生计的大事,必须要得到皇帝的认可,这些农作物才能得到大规模的普及。毕竟,粮食的丰收高产,全靠朝廷的推广才行。

于是,朱玉平正色道:“陛下,这红薯朝廷必须大力普及。眼下城北高产的粮食,足以三年内普及半个天下了。这红薯秧子口感粗涩,却也能够食用,灾荒年景可以救命平常可以饲养牛羊骡马。”

赵桓“嗯”了一声:“此事,万修齐已经跟朕说过了。”

“那红薯可以酿酒,可以制作红糖,还可以蒸煮晾晒作为零食食用。此外,红薯干耐储存,可做军粮。”

朱玉平说了一堆,越说赵桓越是惊喜。果然,这红薯浑身是宝。

“嗯,朕知道,这红薯扔锅里便可煮食,滋味着实不错。”赵桓看着眼前的红薯,突然开口问:“可生食么?”

朱玉平摇了摇头:“不建议生食此物,此物收获之后需地窖存储,待得里面糖化之后,蒸煮口味香甜可口。”

一旁的皇后朱琏,好奇的问道:“玉平啊,你说这红薯可以作为百姓主食,而不会出现腹胀的情况,如何做到的?”

“煎饼。”朱玉平说。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没有人知道,这个红薯煎饼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

其实红薯作为一种高产的作物,并不适合作为主粮来食用。可是在如今的山东沂蒙山一代,上个世纪的许多农村,依旧以红薯煎饼作为主食食用。

红薯用石磨磨成粉,在鏊子上摊成煎饼,可以长久储存数月之久。农村的百姓们,便以此为主食。

看到朱玉平这么说,赵桓对此是深信不疑的,一旁的皇后朱琏也是看了一眼赵桓。意思很明显,我弟弟如此的厉害,为朝廷做了多少的好事,而你又是怎么对待他的呢。

皇后的眼神,赵桓自然是意领神会。这个时候,他必须做出自己的姿态来:“好,玉平你写一份奏疏上来,朕会仔细考虑的。”

一旁的万修齐走到官袍面前,在地头码叠整齐的官袍下面,拿出了一份奏疏。

只有在满清时期,官员上书皇帝的公文才叫奏折。在明朝以前,官员上书都叫奏疏。

“官家请看,臣等早已将城北农作物的普及写好了奏疏。臣与小国舅本想着早些呈上去,今日恰逢官家御驾亲临,臣便把奏疏呈与官家您了。”

陈琳慌忙走了过去,将万修齐的奏疏接了过来。然后,拿着奏疏走到了皇帝赵桓跟前。

赵桓接过奏疏,打开一看不由得大为震惊。

奏疏的内容极尽详细,从这些新型农作物的种植、收割以及储存,都有着详细的介绍。这些农作物的产量,已经作用也都详细注明。

奏疏中,更是将这些农作物如何在各州府郡县的普及都写的非常详细。赵桓只是匆匆看了一遍,便急不可耐的道:“走,找个说话的地方,去县衙。”

皇恩县县衙,赵桓和朱琏坐在了大堂上。一旁的朱玉平和万修齐,二人滔滔不绝的介绍着新型农作物的好处。

这其实有些僭越了,按理说朱玉平和万修齐必须垂在下首。皇帝九五之尊,赵桓和朱琏坐在了大堂之上,作为臣子的二人必须垂手立在下首。

实际上,一开始万修齐也是这么做的。可朱玉平非得要坐在皇帝的一旁,理由是想要详细的和皇帝介绍新型农作物的好处,就必须得近前解释。

朱玉平从来不会把规矩礼仪放在眼里的,万修齐却如坐针毡。好在皇帝赵桓并不以为意,朱玉平唾沫横飞差点唾沫星子都喷到赵桓脸上了。

有过先例,仁宗皇帝赵祯时期,包拯在进言的时候,唾沫星子就喷了赵祯一脸。

“玉米,还可以做什么?”赵桓问。

“玉米可煮食,可蒸煮,可作为主粮做面粉。”

赵桓:“这不和红薯一样么,是不是你们城北做的这些粮食,都是可蒸煮可做主粮。”

朱玉平“嗯”了一声:“也不尽然,花生可代替菜籽榨油,番茄可做水果亦可炒食做汤。至于辣椒嘛,可做调料增进食欲。”

一提起辣椒,赵桓登时来了精神:“朕知道了,这辣椒可制火器。”

说完,大堂内的气氛,再次的有些尴尬起来。辣椒掺在黑火药中,作为催泪烟雾弹确实效果奇佳。从这一点上来说,辣椒作为战略物资一点也不为过。

可提起火药,似乎就是提起赵桓想弄死朱玉平的往事。虽然他们现在误会似乎是解除了,实际上扎进心里的刺就算是拔出来也有了伤疤。

不管你怎么绕,不管你想忘却也好回避也罢。话题,总不免会转到这上面去。

大概,赵桓也是明白的,他沉默了一会儿:“玉平,朕对你不住。”

这算是真正和解的信号了,一个皇帝,九五至尊的皇帝能对自己说出这番话,实属不易了。

皇帝下罪己诏可以,但不会对某个臣子认错。赵桓这么说,朱玉平甚至于有些心软了。


  (https://www.20wx.com/read/627034/23941287.html)


1秒记住爱你文学:www.20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0wx.com